《饭钱》说课设计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说教材:
  《饭钱》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写聪明的阿凡提帮助穷人智斗巴依,用钱袋里的声音抵偿饭菜的香味,结清了帐。文章内容有趣,语言浅显,幽默。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至4节,写一个穷人请阿凡提帮忙;其余为第二部分,写阿凡提帮穷人“算”清了帐。
  二、说学情:
  学生进入三年级的学习已经过半,学习生字的能力在不断地完善,对于语言浅显的文章能一读就懂。在阅读上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方法不够多样。往往会脱离实际的的语言环境,为解释而解释。良好、严谨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意义尤为重要,是学生阅读方法更加完善的关键期。
  三、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文语言浅显,我在设计这篇文章的目标时,从小处着眼,以以品词为抓手,以读句为训练落实点展开阅读教学。做到词不离文,文不离句。当词句烂熟于心时,文章的道自然而现。所以我设计了如下四条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恳求”,“迫不及待”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提示语的关键词语读出感情,注意人物语气。
  3、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4、能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智慧过人的特点。
  四、说教学设计
  《饭钱》是一则民间故事,文章内容有趣,语言浅显,幽默。它是第六单元的打头篇,结合第六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总结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直到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1、有感情朗读课文,从阿凡提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阿凡提的足智多谋。2、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情趣导入,揭示课题
  趣味的导入能够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拍手歌这种形式的开场有助于孩子们调动孩子们的情绪。阿凡提是家喻户晓的聪明人,出示阿凡提骑着毛驴的经典形象,结合老师的讲解,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猜到。出示阿凡提的名言,学生通过对句子的朗读,体会到阿凡提的热心助人,从而出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于是采用直接引入课文的方式。将生字的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这篇课文故事比较简单,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读懂的,于是我出示了一个概括课文的填空:巴依说穷人吃了他(),他要穷人()。于是穷人就请阿凡提帮忙。阿凡提用()付了饭钱,制服了巴依。这样一来,给孩子一个扶手,让全班学生都能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初步体会概括的作用。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本环节是整节课的重中之重,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我将重点词语理解与朗读指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圈一圈,划一划的形式让孩子们走进文本,读懂文本,通过朗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为接下来的情境表演做好铺垫。
  1、抓住重点词语“恳求”体会穷人的走投无路,通过找“恳求”的近义词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加深对“恳求”的理解,从而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由于经常有学生把“及”写成“急”,因此我在这里通过让学生了解“及”的字义来与着急的“急”进行区别。
  2、三年级的生字教学应该有所侧重,本节课我重点教授“熬”这个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熬”,先叫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这个字,其他学生在书上写一个。出示“熬”在字典中的三个解释,让学生掌握通过查字典理解词义的方法。从而体会到穷人长期忍受着巴依对他们的欺负和折磨,生活得十分痛苦,却无可奈何,从而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穷人的语气。
  (四)情境表演,总结全文
  在学生圈出动词后,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形象地展现了阿凡提付饭钱的过程,促使学生熟读课文,品味、积累、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激发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智慧过人的特点。在课文最后再次出现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能很好地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