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
    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教养目标:
    (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感教学法。
   2、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情景激趣,揭示目标。
   1、复习第一段。
   2、播放有关录象。
   3、质疑揭示目标。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并思考: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哪个词最能概括这种飞行的特点?
    (2)理解重点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四人小组自学。
    (2)汇报交流。
    (3)引读: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看录象,并思考: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的?
    (2)指导朗读。
    (3)理解重点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根据思考题自学。
   (2)师生共同板书。
   (3)看录象。
  (四)总结。
  (五)扩展。
  (六)质疑。
  (七)作业。

  板书设计:
                        18 蝙蝠和雷达
                       嘴
              (研究)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启示)
                       天线
              (发明)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