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火里跑出来》教学设计之二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释疑的能力。
   4.了解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坚持不懈地研制烈性炸药的故事,颂扬了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小故事?(牛顿、陈景润、居里夫人……)
   2.老师请大家阅读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愿以生命为代价,忘我工作的科学家的故事。
     出示课题:他从火里跑出来
   3.自己朗读课文,学生释疑。他是谁?为何会从火里跑出来?
  二、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听课文录音,说说你眼中的诺贝尔。(可用书中语言回答)
   2.诺贝尔的故事虽年代久远,但他的名字却流芳百世,这缘于他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3.用引读法学习最后一节,直至诵读。
    课外延伸:(媒体出示)
    影响我们生活的诺贝尔奖
    1901年德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2年英国医学家罗斯不顾生命安危,深入到印度疟疾流行的地区进行考察,证实疟疾是疟原虫传染的假说,并由此提出了通过扑灭疟原虫以预防疟疾的方案因此获奖。
    1904年巴甫洛夫在1904年以消化生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奖。他是生理学家中的第一位获奖人,也是俄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11年居里夫人又以镭和针的发现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居里夫人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唯一女性。
  三、读课文,学习课文一~五节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用直线划出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句子。
    (2)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提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参与讨论。
   3.交流
    (1)朗读划出的句子。理解
      ①夜以继日:日夜不停。找近义词理解:日以继夜。
      ②凝神:注意力集中。意思相仿: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神情专注。
      ③注视:通过比较理解。
    (2)选词填空
       注视   环视   巡视
      ①他目不转睛地(    )着窗外。
      ②他走遍祖国各地,(    )了不少乡村。
      ③他走进地铁站,(    )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3)学会提问
      ①实验如此危险,是什么支撑着诺贝尔,使他不被困难、死亡吓倒?
      ②听到爆炸声的人们为什么慌忙赶来?
      ②“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说明什么?
       媒体出示练习:
        雷鸣般的     诺贝尔
        血迹斑斑的    实验室
        化为灰烬的    爆炸声
    (4)在释疑时,运用各种方法指导朗读
  四、学有所获,收集课内好词佳句
    好词:夜以继日、凝神、血迹斑斑、狂呼
    佳句: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地注视着……等等
  五、小结
    诺贝尔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