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实录之三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吴方写的那篇名叫《别离》的日记吗?吴方,你能再把那篇日记口述一次吗?
  (吴方口述父母出门打工临行时的那依依惜别的场面。)
  师:谁还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能讲讲你当时的心情吗?能讲讲你父母当时的种种表现吗?可以小组互说。
  (学生自由述说。非典期间,我曾统计过,班上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长出门在外。)
  师:谁能告诉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呀?
  生:(齐)中秋。
  师:想一想你那远离家乡的父母,现在你想对他说什么呢?你的父母会想些什么呢?
  此时此刻,学生们的那种强烈的思念亲人的感情已被充分调动出来。然后我再把话头一转,切入到了今天要上的两首古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就表达了出门的游子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和强烈的爱。你们想去感受一下他们的那种强烈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浓浓思念情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对读读这两首古诗,分分哪首是思乡,哪首是忆母,好吗?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读读思乡诗?谁又愿读读思亲诗?
  (指名读。)
  师:哪一个敢站起来说:我比他们读得更好?
  (再读古诗。)
  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诗人的思念之情吧!可独立完成,可小组合作学习,开始。
  (学生学习古诗。)
  由于学生多数已养成了那种较为传统的学习古诗的方法(释字、词→译为白话文→四遍八步法自学白话文→悟境,悟情),当我发现班上一个学生在纸上画了一幅《泊船瓜洲》的图时,我开始说话了:唐雨湮同学在用画图的方式来学习《泊船瓜洲》呢!我想你们也一定能像她一样开动脑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为什么一定要用我上学期教给你们的方法呢?
  (有少数同学跑去看唐雨湮的图。我说:想去看的都去看一下吧!)
  学生的思维就在此时已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已懂得去寻找自我了。这时,我开始活动了:“你还没找到好的方法吗?那我建议你就用老方法吧!”、“你的图画得好像不对呀,在地图上方向应该怎么标示?能结合其它学科知识来画正确这幅图吗?”、“你想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学习《游子吟》吗?你的方法真好!”……。
  师:同学们都学得很好,老师很高兴。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学习的情况呀!我建议一首一首地汇报,大家有没有意见呀!
  (学生开始汇报。)
  生1:我学习的是《泊船瓜洲》。我来汇报一下吧!我是用图的方式来理解诗的。老师,我能把图画到黑板上吗?我点点头。他跑到前面开始画起来。
  师:还有谁学习了《泊船瓜洲》?
  生2:我是学习的《泊船瓜洲》。
  师:你学习了吗?
  生:学会了。
  师:你这么肯定?
  生:我想应该是吧。
  师:我们大家考考他好吗?看谁的问题能把他难倒好不好?
  (学生开始积极“发难”于他:请问诗人在哪里?他的家乡又在哪里?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诗中哪个词写出了季节?……学生逐一提问,他逐一回答,碰到疑处各述理由,集体确定。)
  (生1悄悄对我说:老师,我画好了。)
  师:好,我们等会儿再考他,现在来看看小画家的杰作吧。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画吗?生1指着图画讲解。
  生:老师,他有个地方画错了吧!诗句题目说:泊船瓜洲,他的船画到京口去了。这一说,同学们一看,真的画错了。
  师对生1说:你能自己改改吧!(生1改)
  师:看来他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我们再来看看他还有没有粗心的地方呀,不过,你可要找到证据了再说话哟!
  (学生们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图画。)
  生:老师,他的钟山也画错了!
  师:你能告诉老师钟山是什么地方,应该画在哪里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确定他错了的。
  (关于这个钟山,有不少同学没弄明白,所以这个地方有了争议。通过他们自己说理,辨论,终于确定了答案。)
  下课铃响了。
  (我本来想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法,让学生今后能打破思维定势去开展学习。看来只有下节课再说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