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传说的“美丽”

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次教学苏教版第六册课文《日月潭的传说》,我发现文本第四自然段对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历尽艰辛取回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过程一带而过地表述为“千辛万苦”,对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和恶龙搏斗的过程则简单地概括为“激战三天三夜”“砍死”和“剪开”。我习惯性地对文本进行了深度解读,积极引导学生填补文本空白,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是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经历了怎样的千辛万苦,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一:满山的荆棘划破了他们的衣服,割伤了他们的皮肤。
  生二:一根长长的尖刺深深地刺进了大尖哥的胳膊,鲜血直流。
  生三:荆棘还划伤了水社姐美丽的脸庞,留下了很多难看的伤疤。
  二是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和恶龙搏斗的,学生是这样想象的:
  生四:见到恶龙,大尖哥举起金斧头就向恶龙头上猛劈过去,狡猾的恶龙却一口咬向了大尖哥的胳膊,把大尖哥的胳膊咬得鲜血淋漓。
  生五:大尖哥一斧头砍下了恶龙的一只龙爪,恶龙咆哮着,张开血盆大口,反扑过来,水社姐赶来营救,却被恶龙的用另一只龙爪狠狠推开,跌倒在石头上,头破血流。
  生六:恶龙再次咬住水社姐的胳膊,水社姐不顾钻心的疼痛,大喊:大尖哥,快砍恶龙。大尖哥看准时机,一斧头就砍下了恶龙的头,恶龙的鲜血喷出好高好高。
  学生的文本补白不仅合理而且很有深度,但是我却没有教学成功的欣喜感,反而产生了这样的质疑——难道这个传说就是这样的“鲜血淋漓”?
  我的目光偶然定格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青山环抱”,“树木葱茏”,“动人传说”,当这些字眼再次跳入我眼帘,我猛然意识到,是学生的血腥补白让这动人的传说变了味。
  说起传说,人们习惯地在前面加上这样的定语——美丽动人。就《日月潭的传说》来讲,或许它本身是带有一些血腥场景的,但是,人们更愿意把它和“美丽动人”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传递的是人性的美好:善良、正直和民为天的思想。因而,这个传说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省去了那些与“美丽动人”不相匹配的部分。究根结底,使之变得愈加“美丽”的其实是人们的美好意愿。
  而现在,如果我的教学硬要强加之以血腥的,甚至是惨不忍睹的暴力细节,这样的教学解读其实是违背了传说流传至今的“美丽”的初衷。
  于是,我不得不思考,有没有另一种教学方式让美丽的传说一直“美”下去?
  第二次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大尖哥和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才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啊(强调“千辛万苦”)!如果你是大尖哥或水社姐,你心里会怎么想的呢?
  生一:我是这样想的,就是吃尽天下所有的苦,我也不能让恶龙永远地霸占太阳和月亮。
  生二:吃这点苦算什么呢?为了大家能重见光明,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师: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的体会。
  师:等你们来到潭边,恶龙正张开大嘴等着呢!尖尖的牙齿令人毛骨悚然,你怕吗?
  生三:我不怕,我有金斧头,肯定能杀死它。
  生四:我和水社姐齐心协力一定会杀死恶龙,救出日月的。
  生五:就算被恶龙吃了,只要能救出日月,我也心甘情愿啊!
  师:带着这样的想法,请你诵读这句话。
  (邀请尽量多的学生动情朗读)
  比照两次教学过程,第一次的教学,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想象文本情节,第二次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人物心理和感情诵读。两次教学都有学生想象的环节,带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第一次教学留在学习者心中的极有可能是“残忍和血腥”,第二次留下的却是为了正义而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怀,是足以震撼人心的“真善美”。所以,传说类文本的教学,需要关注文本特质,让传说的“美丽”身影留在学生心中。
  (已发表于《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