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教学反思之一

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今天讲了古诗《春日》一课,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我把学习古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课堂上的学习就按照我写的步骤去完成。学习的步骤是: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晓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第一步是由我简单介绍作者朱熹,然后带领学生先从字面上理解题目,有的说:“春日是春天的节日”,还有的说:“春日就是春天的好日子”……对“春”字理解的对,但对于“日”字理解的不够准确,这也正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所以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并没有急于肯定和否定,而是让他们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学习。

  第二步的学习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时我提出了几点要求:1、自由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同组交流读。2、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诗句,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全班一同解决。

  这个过程我给了学生很充足的时间,学生学的也很积极。但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还停留在利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的意思,没有从内容上去思考问题。而对字词的理解也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机械的,没有经过大脑深加工的,学习的效果是低下的。所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从文章的内容去思考问题是我以后在课上需要重点培养和训练孩子的一个“点”。

  第三步是突破难点的关键。这个环节没能完成预定目标。学生乏味,教师枯燥。课堂气氛一度陷入尴尬。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一是问题提的有问题,而是我没有准备课件。光凭学生透过文字去理解体会诗的意境是比较难的。我想如果配上图片,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会一下子被激发,“入诗境,悟诗情”就会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

  为了弥补这个漏洞,并验证有课件的帮助能轻松的突破难点,我利用中午的时间简单做了一个课件,下午第一节课又继续讲《春日》这首诗。讲完后感觉还可以,下面把过程简述如下,请个位老师多多指点:

  1、齐读古诗春日
  师:作者是在天气如何的日子里到哪去做什么?你从哪些词当中知道的?
  生: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是从“胜日”这个词知道的,胜日就是天气晴朗的日子
  生:地点是泗水河边,我是从“泗水滨”这个词看出来的
  生:作者去寻找春天,“寻芳”这个词告诉我们的
  师:大家理解的非常到位,如果你是诗人,到泗水边去寻找春天,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生:我看到了绿绿的小草
  生:我看到了小花
  生:我看到了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我看到了小花向我露出了笑脸
  生:我看到了可爱的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生:我看到了柳树绿了
  ……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美,如果把大家说的全放在一起那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用诗中句子回答我
  生: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你们能读的让我感受到是无边的光景吗?
  生读的很到位
  师:你们能读的让我感觉到眼前的景色焕然一新吗
  生读的也很到位
  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这春日的美景呢?(师播放课件)
  师:从大家的表情和赞叹声中我看出大家已经陶醉在这美景中,谁能用诗中的句子来抒发一下自己此时的心情和感慨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有感情的)
  生:无边光景一时新(有感情的)
  师:诗人此时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和陶醉闭上眼睛再一次和诗人一同回到那个美丽的春日。
  齐读全诗(深有感情)
  最后进行“惜春教育”,告诉大家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寻找自己人生中美好的春天。

  整个过程流畅,朗读基本上没有怎么指导,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当然这和上午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上午的学习我想下午也不会这样顺利。这让我想到,如果上午的第三个步骤像下午这样来处理,就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