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的启示》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准备:
    生字词卡片、罗丹画像、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他的著名雕塑作品有《思想者》、《吻》、《美丽的欧米哀尔》等。他的雕塑作品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望。这样的一位艺术家,他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6课(板书课题),相信大家学完以后,必定会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
     A、指名拼读。
     B、教师范读正音。
     C、指导重点字读音。
     D、去掉拼音认读。
     E、让一名学生当小老师带领认读。
   2、识记生字。
     A、熟字加偏旁记忆:握、值。
     B、熟字减偏旁记忆:揉。
     C、熟字组合记忆:启、柔。
   3、指导重点生字。
   4、生字口头扩词,巩固生字。
   5、出示认读字卡,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6、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教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将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部分,想想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和一位艺术大师的普通见面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具体写“我”在罗丹的工作室,亲眼看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写“我”得到的启示。
  四、朗读课文,自由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男、女生对读。
   3、各小组推荐代表诵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合作探究。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艺术大师的普通会面,有何感受?
    3、学生汇报交流。
    4、老师相机指导。
     “然而,和一位艺术大师普通的会面,给了我一个极大的启示,成为我写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A、“启示”是什么意思?“转折点”是什么意思?
      B、什么成为“我”写作生涯的转折点?
    5、引导过渡学习:这次会面对“我”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它是一次怎样的会面呢?
   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引导探究罗丹如何全神贯注工作的。
     A、找出文中描写罗丹工作的句子。
     B、分析句子,体会含义:
      “仔细端详着塑像”中“端详”是什么意思?
      说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能不能将“端详”换成其他的词?
      “但审视一会儿,他又喃喃自语道……”这一句说明了什么?
      “他每修改一处,就后退一步,细细观察。一会儿,他又把……时而加点泥。”这一句是对罗丹工作的具体描写。
      引导学生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这句话写了罗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修改,表明他对工作的全神贯注。
     C、再读句子,仔细领悟、体会。
   第三部分:
    1、全班齐读。
    2、合作交流: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应该像罗丹那样去做。
     A、“从此以后”指什么时候以后?
     B、“那样去做”指怎样去做?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再听老师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反省教育:回顾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学习的,对比罗丹,找寻差距。

  板书:
                     26、罗丹的启示
                   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塑像
                   审视之后,喃喃自语
              修改塑像:细细观察,时而……时而……
                   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只有这一项工作
                启示: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就要全神贯注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