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对话——《灰雀》教后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灰雀》。其实蛮喜欢这篇课文的,因为语句很优美,对话的节奏很明快,而故事叙述又有大段留白,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其实六年前上这篇课文时,也没有深入地读文本,所以六年之后,竟然对课文内容只留下了模糊的感觉。
  本篇课文的设计抓两个点:
  一、第一段中对灰雀的描写。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这一段学习时,以“你读出了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为点,读出敏捷、欢快,惹人喜爱,为后文“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的理解作铺垫。但是,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这一段,最先关注的是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我也不急,而是先引导学生读好这一句,体会“每次……都……”和“经常”里面包蕴的情感,再以一句“这究竟是几只怎样的灰雀,让列宁如此喜欢?”,引导学生回头关注描写灰雀的句子。
  对于这些句子,不只是读好就算,而是在后文引导学生完成情感目标时,顺便进行词语积累。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填空:
  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___的灰雀,不再___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___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___把它送回树林里去。”
  这里,可让学生引用课文中相关词语来说,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文中相关词句的理解。
  二、对话
  这篇文章对话极多,而且大多留白,提示语极少,所以,我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心里是怎么样想的?”让学生体会平淡对话后面的情致。学生的感悟令人惊艳。其实,老师完全可以放手,他们多元的感悟,其实对老师的思维也是一种激荡。
  今天分析完课文之后,我让多个孩子给课文的对话加提示语,基本都很到位的。在此基础上的分角色朗读,更加有味道了一些。
  另外,这篇课文的对话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基本以对话分段。这一种特色也可以提醒学生予以注目。
 
上一篇:《灰雀》教后感     下一篇:《灰雀》电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