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之七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3)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4)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言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3.思考: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奇)奇在什么地方?(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什么是“天下奇观”?(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读同学看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录像片,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读写练习
     练习用课后第3题中带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