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设计之二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咏柳》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咏柳》教学设计之三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