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短信留给我的思考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星期四晚上,我正在看电视,忽然手机震动了起来,来短信了,打开一看,“老师,这个短信发给你是来向你认错的:在星期三的补课班上,我不应该多嘴,倒乱课堂次序,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老师,你能不能原量我?”

  是学生黄飞(隐去真实姓名)发来的。那天是在补课班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时刚好在讲解第18课《颐和园》作业,讲到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颐和园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时我头脑中不由地想到了与数学的整合,于是以这个内容,出了一道数学题,问颐和园的长廊有多少根柱子?问题一抛出,本以为学生们会思考起来,可是黄飞却脱口而出:“一加一等于一。”同学们哄堂大笑。不可思议,竟会有这样的回答,顿时我怒从胸中起,但还是强压着没有发作,请他站起来说说为什么是这个答案,结果他没有答上来。下课后,我让他留一下。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似的,向我认了错。我教育了一番,让他回家把这事跟父母说一说。显然他是诚实的,用父亲的手机给我发了上面的短信。

  其实,黄飞同学在班里成绩算是冒尖的,他的作文经常得到我的表扬,但有时会犯一点小毛病,“骨头轻一下”,需要压一压他的骄气。随即我回了一个短信:“知道自己错了,说明你能明辨是非,我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同学们的表率,不随波逐流。”

  其实这事也并不严重,四年级的学生,还是孩子么。但作为语文老师,我还是注意到了他短信的文字表达,很显然短信中有三个错别字,我随即又发了一条:“刚才的短信中,你还有三个错别字,能找出来吗?”不一会儿,回复来了:“谢谢老师的关心,我回意了一下,有承认、原谅、秩序。”说对了两个,“承认”是回忆错了,没有这个词,但又增加了一个“回意”。

  唉,四年级的学生,而且是好学生,会有如此多的错别字,是不是我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昨天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海宁组活动中,几位教师在研讨过程中都讲到了这样的事,普遍反映生字新词的回生率非常高,新课程下学生的语文素养该如何训练?新课程规定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读写分开,多认少写。新课程这样大的识字量,能否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掌握字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在短时间内认识这么多的生字,但在平时学生、生活中不注意再现,恐怕农村的学生是“吃不了”的,或者可以说,学生是吃下去不消化的,见了一个生字,会念,但到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却又张冠李戴,平时作业中,最常见的错误是同音字乱用,说明学生的头脑中词汇量是增加了,但对词语的音形义还是模糊不清的。如此才能减少错别字的发生率,真的让我们当老师的头痛啊。

  后来,我还是回了一个短信:“你很有礼貌,这里的‘回意’是‘回忆’,还有前面的‘倒乱’应是‘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