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种子》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
   2.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对科学产生兴趣,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
    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而且种子已经萌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咱们来细细品读一下《科学的种子》这首诗歌。这是一个孩子的心声,我想也会成为大家的心声。放声读读全文,想一想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二、走进文本: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去采矿、牧鱼、安家)
   2.小组交流,感受我的奇思妙想。
   3.汇报
    (1)师:多么伟大的奇思妙想呀,但愿将来有一天能实现,体会读,感受“我”的奇思妙想。
    (2)为什么称我的想法是奇思妙想呢?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师引导与爸爸妈妈的想法的不同。
    (3)补充牛顿小时侯奇思妙想、长大后创造的事例,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类似的事例。师小节:看来,小时侯的奇思妙想,会为他以后成为科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小时侯的奇思妙想就犹如科学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田,慢慢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最终为人类做出贡献。难怪我在结尾处这样写道,大家齐读,自己再读读,看有没有疑问。
       学生质疑
    (4)指导体会最后一节。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报效祖国的决心)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最后一小节
    (5)试着背诵四五六小节。
  三、走出文本:
   1.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中的科学的种子?说出来让你的小伙伴听一听。(说自己的理想)
   2.仿写一小节诗歌
   3.交流创作。
  四、课堂小结:
    但愿大家的奇思妙想都能成真,记住:只要坚持不懈,种子总会发芽、长大。
  五、作业:有语气地背诵课文,并把自己心田中的科学的种子完善一下,也成一首诗歌

  板书设计:
                  爸爸:木枪耍妈妈:布娃娃

            1、科学的种子———科学之果————献给国家

                              探访天涯
                   我:奇思妙想
                              潜入大海

  教学反思:
  学生读文兴致比较高,但在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时不知说什么,可看出学生平时是不关注科学知识的。所以在这节课后应开展课后阅读活动,搜集科学家小时侯好问、好想、好做的小故事,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启迪学生。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