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之六

北京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自主学习4个会认字,掌握“度”“宁”等字在本课的读音,能正确地书写“履、欲、吾、罢”。理解郑人买履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够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际生活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语言文字训练点:
  字:
  “履”字既是会认字又是会写字,比较难写,因此重点指导。在课题理解时识记。它是半包围结构,你怎么记住它?(上面是尸字头,里边左面是双人旁,右面是复习的复;履是鞋的意思,穿上鞋就能行走,所以是双人旁,走路要一步一步重复着走,所以要有重复的复……)谁能组个词?(履历、履行、步履、削足适履、西装革履等)
  “度”:本课中出现三次,读音不同意思不同,初读课文正音时课件出示:
   1.先自度其足。(duó)
   2.乃曰:“吾忘持度!”(dù)
   3.曰:“宁信度,无自信也。”(dù)
  正音,并且让学生反复读句子,说意思。1.量长短2.指量好的尺码3.尺码
  “宁”(níng)宁静
  (nìng)宁可
  “遂、吾”的读音也可能出错,在出示句子时拼音,反复读。
  “之”:出示带之的句子1.而置之而坐2. 至之市3. 而忘操之4. 反归取之5. 何不试之以足1.量好的尺码2.无意义3.量好的尺码4. 量好的尺码5. 鞋子
  “坐、反”
  投影全文,用红字标出坐和反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坐意思是座位,同座一样。反是返回的意思,它同返的意思一样)
  师:汉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这种通假字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阅读文言文,必须知道文字上的这种古音通假现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采用的办法是多读书,多查字典。
  词:
  “郑人买履”出示课题时理解意思,感悟全文后,理解其寓意。
  语句:
  而至之其坐。(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座位上)
  至之市而忘操之(等到去集市的时候却忘了拿)
  已得履(已经拿到了鞋)
  反归取之(返回去取尺码)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他说:“宁可信尺码,也不信自己的脚。”)
  突破重难点:
  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了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读,初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正音)---师读---学生再读----再请同学读---默读(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自由读(理解句意)----在汇报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着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了正确流利的读,突破难点。
  背诵课文放在第二课时,学生经过朗读课文,理解寓意,已经对课文相当熟悉,自然能熟读成诵了。
  突破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放在第二课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思考:郑国人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郑人可笑在哪里?生活中有没有象郑人这样的人呢?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学生在畅所欲言中理解寓意,老师总结出示,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掌握“度”“宁”“吾”等字在本课的读音、意思,能正确地书写“履”。理解“郑人买履”词语的意思。
   2.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感知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方法
   1.指名背诵《滥竽充数》,说寓意。
   2.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寓言故事的吗?
    查字典、参考注释、请教别人等,教师强调:反复朗读、结合实际来理解课文。
  二.初读正音感知内容
    今天我们还用这些方法来一起学习第二则寓言郑人买履,
   1.请你读课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说:一个郑国人去买鞋)
    你是从哪知道郑人买的是鞋呢?(“履”的意思是鞋子或我从课文下面的大意知道的)
    你很会学习,参照注释,看大意理解课文都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2. 指导“履”字的写法
   3.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打开书自由读这则寓言,要求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划出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4.指名试读文,相机正音。
    (“度”的读音、“吾”、“遂”、“宁”的读音可能会出错,生边读师边正音。适时出示幻灯片,给易读错的字拼上拼音,相机出示句子请学生反复朗读。)
   5.听老师读课文
    评价一下老师读得怎么样?
   6.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再读课文
   7.指名读文。(给同学们多读的机会)
   8.默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什么?
   9.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总结)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味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运用我们前边总结的方法一字一句的弄懂内容,发现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课文,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自渎自悟)
   2.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
   3.小组活动:把你读懂的讲给小组同学听,不懂的提出来一起讨论。
   4.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讲一讲你们读懂的地方?其他组认真听,看和你理解得一样吗?
    组员汇报,组内补充。(汇报哪儿,就指导读哪)
    老师相机指导
    个别语句的意思。
    “之”的不同意思
    通假字: “坐反”
   5.谁能连起来整体讲一讲寓言的大意。
   6.用你的声音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吧。
  四.作业
   1.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2.把这则寓言读给家人朋友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结合实际生活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
   3.能够背诵课文。
   4.感受古典文学之美,能阅读一些短小浅显的寓言。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能够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生活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理解
   1.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熟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大意,下面请同学读一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谁能挑战他,不忙,先同桌讲讲,要合理发挥想象,把故事讲生动。(同桌活动,互相补充。)
   4.指名讲故事,同学评价。
   5.再反复请学生读文,读出味道。
   6.配乐读文,出示古筝音乐。
  二.联系生活探究寓意
   1.郑国人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学生回答)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郑人可笑在哪里?
    (课件出示郑人图片)
    学生回答(不善于动脑筋,不能灵活办事情;不能随机应变;太死教条等)
   3.生活中有没有象郑人这样的人吗?
     学生举例(做题时生搬硬套;生活中不灵活等)
   4.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我们应该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要去研究;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多动脑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