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十
老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句、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2. 引导自主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3. 理解老师说的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重点:
1. 引导提问,培养质疑能力。
2. 理解老师的话,弄懂句与句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作者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画杨桃的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2.昨天,有同学向老师提出,为什么用《画杨桃》来做课题?那如果让你把课题换一个,你打算怎么说?
(一件难忘的事;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发生在课上的一件事;……)
同学们能换成这样的课题,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错。
二. 引导质疑:
导: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大胆提问题,现在老师来了解一下,读课文之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想法?
1. 引导质疑。
2. 同桌相互交流讨论。
3. 指名交流。
4. 结合学生回答,梳理板书一些问题:
(1) 父亲、老师的话相似在哪?作者为什么说“一生受用”?
(2)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说明?
(3) 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难忘?
5.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法、问题,说明你们已经在主动的学习了。你们提的问题不错。涉及了文中的重点句段,你们能从重点句段中发现并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问题,很好,老师先不解答这些问题,希望在互相交流讨论过程中,自己弄懂。这样记得更牢,印象更深,对吗?
三. 抓重点,理解课文:
1. 第二自然段:
(1)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画成这样?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到?(第二自然段)
(2) 默读第二自然段:
(用“------”划出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的句子。用“~~~~”划出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的句子。)
(3) 把划“——”和“~~~~”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果关系)
(4) 试着用“因为……所以……”连句,加深理解。
2. 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 看了我画的杨桃,同学们的态度怎样?(哈哈大笑、嘲笑)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笑声和他们的对话后,态度怎样?老师做了几件事?
(2) 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讨论。
(3) 师生交流归纳:a 审视杨桃
b 提出“像不像”“好笑么”的问题
c 请同学们轮流坐我的座位,并问他们“像什么”
d 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
(4) 相机引导学生自己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的神情变了?老师为什么不直接回答?”
3. 第十八自然段:
(1) 自由读,认真读懂每句话。
(2) 指导分层。
(3) 指导朗读:a 指名读b 评一评他读的怎样c 引导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么样的……就画成……”
(4) 齐读这一段话
(5) 读了老师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
(6) 解答“老师、父亲的话相似在哪?”(找出父亲的话,师生分读父亲、老师的话,加深理解)
四. 师过渡总结:
他们的话告诉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画画,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别人画的与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来画。同学们想想,他们的话是不是仅仅讲了画画的道理?
他们的话还讲了做人的道理。当别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认为别人的错了,很可能别人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去想的。我们做事不能想当然,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把这些话牢记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帮助,得到好处,所以,他说“他们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这件事也因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 指导背诵:
(1)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背诵?
(2) 自由练习背诵。
(3) 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杨桃 从重点句段提问:
实事求是 父亲 叮嘱 不要想当然 印象深刻?
终生受用 老师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变了?
直接说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九
下一篇:《画杨桃》同步辅导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