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之六

老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1.教师一边点击神奇的海底世界的录相,一边播放配乐朗读录音。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瞪大了双眼,盯着画面,寻找着自己知道和不知道名的,见过和没见过的景物,好奇心油然而生,求知欲在这种引发的过程中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
  2.看完录相,听完朗读,你能说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吗?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侧重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侧重写海底物产丰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文最后一句。)
  (2)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景色奇异?(2、3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物产丰富?(4-6自然段。)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出了下文,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投影:(采用复盖片,由海面向海底逐步演示。)着意表现海洋的光线,显现出深海里有许许多多闪烁着有光点的深水鱼在游动。(如果能配有各种动物声音更好。)
  (2)默读2、3小节,边读边结合投影概括一下海底有什么特点?(画批)
  板书: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3)谁能把这一特点读出来?
  (一人读,大家评。)
  (4)“依然”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仍旧、照旧)
  你还可以把这两个自然段中的哪个词换一换,使得意思不变?
  (波涛澎湃——波涛汹涌——是否——是不是)
  (5)为什么海面上波涛澎湃而海底却依然很宁静呢?
  (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回答。)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7)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谁能补充省略号的内容?
  (8)小组交流,班上汇报。
  (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老鼠一样吱吱;有的像小鸡一样叽叽;有的像喜鹊一样喳喳;有的像绵着一样咩咩;有的像老牛一样哞哞;……)
  (9)谁能补充“……的时候……”
  (鸭子或大雁玩耍的时候发出嘎嘎的声音;小猪休息的时候发出哼哼的声音;鸽子消谴的时候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10)练习朗读或试着背诵。
  「这里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自读课文,迁移运用。
  1.默读课文4-6自然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海底物产丰富?(采用画批的方式学习。)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概括得准不准。
  3.班上汇报交流。
  板书:动物植物矿物
  4.描写动物的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围绕一、二句话写的。)
  (1)出示投影:①出现动物的群像,体现“多”和“各式各样的方式”,从整体上给学生以总的表象;②接着依次出现“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等,给学生以个体有表象。
  (2)总结方法: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数字举例、拟人、比喻、对比、修辞手法;总分段式。)
  (3)你可以用上述方法或其它方法介绍投影中或你自己知道的动物活动情况。
  (……)
  5.出示投影:主要表现海底地形与矿藏。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合理地添画景物,为画配词。
  “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是本文的虚处或者说是空白处,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有助于他们研读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这一环节的设计,文道结合,渗透了生态环保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总结课文,激励拓展。
  1.指名对照板书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说明了海底景色奇异,哪些地名说明了海底物产丰富。
  2.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
  3.鼓励学生看书,查资料,了解探究海底更多深入的知识。
  「以师生竟争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查资料丰富海洋知识;预习。
  「自留作业,自行设计,使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权力,又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进而超越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