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札记
执教古诗对我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总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去演绎诗词的魅力,担心教学过程中理解偏重了课会显得僵而闷,但过于深挖内涵感悟诗情对四上孩子来说又会显得高深莫测,望尘莫及。执教《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送别诗,我用学一首带一首的方式,进行读诗方法迁移运用,使孩子们在这节课能大致了解诗体特点,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感悟诗情,并能有感情诵读两首古诗,努力构建一节高效的课堂。
一、关注内容,了解诗体。
对四年级孩子来说,读懂这两首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并不难,但还应引导他们去关注这一类诗的特点。在这两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孩子们关注两首诗题目的共同点,通过比较发现两首诗的诗题都有送别什么人、去什么地方的信息。课尾让孩子关注两诗内容上的异同,诗中都有写景和叙事,一江水,一杯酒,诗人都表达了一种情感,诗人将情寄予不同的事和景中这是送别诗的又一个特点。对这种诗体有所感知后,孩子们在积累这一类古诗时候就会去关注题目和内容,帮助他们去更好地理解古诗,体会情感。
二、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由于四年级的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避免以词解词枯燥而又理性的理解方式,对两首诗的理解方式进行了转变。第一首在孩子们自学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不受注释的羁绊学会大胆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是当他的理解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得到诗句的印证时,更有成功的喜悦,全班孩子的思维就在自主发现中得到启发和互补。对个别难解的字词如“烟花三月”让孩子展开想象,使诗歌的意象逐渐丰满,如此丰富的画面古人却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从而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语言的凝练。第二首诗的理解,就由第一首诗的定格画面自然引出,让他们来当画家来画画诗中描绘的景色,这是读懂诗意的一个策略,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描述画面,画面由无声变有声时无形中将诗意理解了,随之在老师的一次次反问中将关键字词落实。几次试下来,感觉对画面感较强的古诗,采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诗意对四年级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三、扣住诗眼,感悟诗情。
理解诗意后,孩子们对送别诗表达的情感还是略知一二的,但要深刻体会这份情,还要引导孩子扣住诗眼去感悟。本节课,我扣住第一首诗中关键字眼“尽”、“唯”、“孤帆”和第二首中的“更尽”这几个饱含诗人的深情的字眼进行想象说话,练笔补白,为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读诗悟情打下伏笔,也为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两首诗中两个“尽”字不同的意思,却包含着一样的情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孩子们领悟帆尽情不尽,酒尽情未尽的深刻内涵。但是今天在理解第二首诗诗意的时候孩子们就能从字面中读懂诗句包含的情感来了,当我问孩子们:如果能听到画面上两人的说话声,他们会说些什么时,这班孩子的想象比我的预设已经领先一步了,我原本只要求他们能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这句诗的意思,但他们已经能丰富地表达出王维想要表达的祝福、担忧、不舍之情。这时候,我依然太拘泥于教案,我应该让孩子放开说,省略下面的补白,把两个环节二合为一,教学节奏会更紧凑些,教学过程也会更丰满。
四、激情诵读,读出情韵。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途径,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诵读中感受中华诗词之美,是我的追求。今天的课堂,最大的缺憾是孩子没有读出诗的情韵来,可能是自己底蕴不足,引导的功力还不够,尽管我有激情的引读但还是显得有些生硬,如果孩子们的诵读更有韵味,课堂就会形成一种情场。如何将我的引导能和孩子们的情感水乳交融一般自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013-01-03]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古诗两首》教学札记
下一篇:《古诗两首》教学札记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