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赏析及教学目标设计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

一、课文赏析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

在这里,作者写到了老师先问,再回答。类似设问的方式。设问本身就是要提醒对方对问题注意,再做回答,容易让对方或者读者对结果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这里,“谁”就显得非常关键了。给学生修改作文的事情,老师经常做。但是,叶圣陶当时是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很早就是著名教育家、作家了。所以,老师的设问和回答,是非常羡慕也非常自豪的,更为肖复兴感到自豪。“我”的莫名其妙,也正是源于老师的问话──如果不是这样一位“大人物”,老师是不会这样问话的。作者这样写,也是先声夺人,开篇就把叶老先生给推出来,营造了一个让“我”、“我”的同学、“我”的老师都非常惊讶和自豪的氛围。

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多么仔细,学到不少东西”,这既是概括,又是悬念。这就是文章开头的奥妙所在──生活中的老师,给肖复兴营造了一个悬念,肖复兴也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悬念,你往下读吧,看看到你能学到多少东西,叶老有多么认真。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到处”一词,从整体上先介绍了叶老先生为自己的习作修改了多少内容,可见其认真的程度。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这是个过渡的句子,这个过渡,使得文章情节非常真实。作者在这里写“回到家仔细看”而不是在学校。作者没写老师在这一天中什么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所以,可能是要上其他课,或者是将近放学了。从这个过渡,我们不难看出肖复兴对每一个细节的表达都是非常负责任的。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的习作的?作者介绍得非常细致。除了概括性的方法介绍,更有准确用词炼句的典范。所以,下文感受“认真”一词,是非常妥帖而绝不是恭维了。作者这样写,除了表现叶老先生认真意外,还能让读者能够明白:写作,应该准确用字、用词,这样才能准确传递要表达的意思。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读到这里,一开始,我们对肖复兴当时感觉到的“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的内心感受产生的原因是难以理解的。“认真”是有的,“平和”从何而来──要求文字要认真,就平和了吗?但是,联系背景理解,肖复兴肯定叶圣陶这个“大人物”是知道的,他能这样认真地为我修改每一处文字问题,“平和”自然就有出处了──平易近人,尽管是面对一个十五岁的中学生,叶老先生的态度却如同对待那些知名作家。而正因为如此,“温暖,如春风拂面”也就解释得通了。原文在这部分有这样一句话:

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细读原文,由于有了“我”的感悟,那么“温暖”就不会令人读不出来了。当然,那“温暖”绝不仅仅是对叶老为他认真的修改了文字,更多地还是来自于下文的评语。因为评语中有对肖复兴写作过程的充分肯定,得到这样一位文学前辈、一位教育部副部长的肯定,这是绝对令人温暖,令人内心舒适的,所以“如春风拂面”的比喻自然是非常恰当了。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前辈、大师的肯定,自然会帮助人建立自信,这对肖复兴的成长非常重要。叶老用点评的方式来向文集的读者来传递写作的重要法门:写最真实的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才能亲切自然,能够感动他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