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情感 习得方法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

  开始设计《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我就想:要怎样教会学生读书?怎样把语文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百般思虑后,我确立了这样的设计理念:以语言为载体,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表现人物心情的语句,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指导朗读,逐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围绕“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一句展开教学,感悟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勇敢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这样,在学习中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等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同时又经历一次心灵的感动,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因为上的是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圈定在第五、六、七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普罗米修斯伟大的献身精神,从而对普罗米修斯产生敬佩之情。而对众神的评价则放在了第二课时,这样削枝强干,突出重点。第一课时我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条思路:

 

  一、凸显工具渗透人文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获得语言智慧、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仔细琢磨文本后,我紧紧围绕“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这句话进行教学设计。因为这句话既是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去取火的思想基础,又是支持他忍受磨难的精神支柱,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设计了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了什么福”,促使学生联系上文,回顾火给人类带来的幸福,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理解了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正义之举。接着我再以多个设问句“为人类取来火种,带来光明,有错吗”、“为人类赶走寒冷,带来温暖,有错吗”,激起学生愤愤不平的情绪,这样他们便能理直气壮地读好“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这个反问句。学到这里,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标点符号、提示语等,从多个角度一层层深入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情感,指导感情朗读,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效、深入。

 

  在此基础上,我由“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引导学生读下文,边读边画,找出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我的预设是学生可能找到课文中的两段话,不管他们找到哪一段话,都可以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普罗米修斯还会遭受怎样的痛苦。这个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这时,我又设计了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普罗米修斯?”因为这时候学生的情感已经和课文一起起伏,所以他们一定会说出普罗米修斯的豪言壮语。在此后的教学环节中,我又两次再现普罗米修斯的话,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使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深深植入学生的脑海。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受到了人文的教育

 

  二、自读自悟体验情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又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反复地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基于此,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的,做到有层次地读。初读,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要求读谁字音,读通句子。再读,就要求学生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则采用默读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抓住“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产生自己的感受。我初步的设计是让学生自由发言,有一说一,试教后我发现这样太零乱,失去了课文的凭借。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手法,改为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再从书上找出依据。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我还注意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性格特征,使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这样,学生的多元理解与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紧密地结合起来,理解有根有据。

 

  此外,我还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例如,学习第六自然段,我让学生自己读句子,看看哪些词给自己的感受最深,谈谈体会。这里,我设想学生会抓住“死死”、“不能动弹”、“不能睡觉”、“风吹雨淋”这几个词来谈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再通过演示放大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死死”就是一动也不能动,“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那该是多大的痛苦!因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就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越突出,形象就越高大。这时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三、教给方法养成习惯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我注意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本课是外国文学作品,文中一些外国人的名字较难读,在原先的设计中,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结果试教时,学生读得磕磕巴巴,既读不通顺,又影响了阅读的速度。所以我及时改变了设计,在读完课题后,就告诉他们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让学生先找出外国人的名字,多读几遍,把它读通顺,这样就不会影响阅读的速度了。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我设计了一个预习情况的检查环节,在这儿渗透了预习方法的指导,因为预习是学生最初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我提醒学生在预习时要把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预习时还要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要弄清楚每一段讲什么,再把每段的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在进行句子教学时,我同伴设计了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句子等。我还注意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抓住有想法的、被感动的句段,深入地思考、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讲出自己的见解,从语言文字中寻找人物个性,品味语言,学会读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