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听听:鸟鸣涧(上)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张:没错,我们把它背一下好么?
生(全):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和王维隔的远吗?其实隔得很近。我相信我们在座的还会知道更多王维的诗。王维十七岁写的诗真是叫一鸣惊人,为天下所周知。这首诗也可以说十七岁虽然是少年之作,但是可以看作是他的巅峰作品之一。他二十岁的时候又考取了状元,但是他的仕途不是很顺利,仕途如果很顺利的话后来就成不了王维。所以这个人的命运有时候很好玩,他童年的时候成长的很好,他受的教育很好,他的聪明才智很小就有机会发挥出来,就得到别人的肯定。但是如果他一辈子都很顺利的话,他可能就写不出很好的诗了。所以说诗歌憎命达,一个人命运太好了,可能就写不出很好的诗。我们今天的《鸟鸣涧》,我在听第一节别的课的时候还在想,我不知道怎么来上这一节课,刚才这位同学告诉我,虽然我们会背了,会默写了,但是还需要了解诗人的背景。刚才另一位同学已经帮助大家把诗人的背景做了一个介绍,我又补充了两句我对王维特别羡慕的地方,一个是他的早慧,一个是他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里,从童年开始他就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后来他的仕途并不是太顺利,那么基本上我们建立了对王维的认识。那这首诗,大家读下来,刚才张老师说你们读得特别豪迈,这首诗适合像读李白的诗歌那样读吗?你来说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读比较好呢?
生:抒情。
张:为什么抒情?
生:因为我觉得他这首诗写得很美。
张:你觉得他写得很美,美在哪里?
生:他做到动静结合。
张:哦,动静结合,所以你觉得他写得很美。动静结合当然可以说是他这首诗歌的一个特点,但动静结合不一定就是很美。其他哪位同学再来说一下应该用什么方式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默读一下,自己感觉一下用什么方式读这首诗是最好的。自己读一下,我也一起读。
(学生默读中)
张:怎么样,有什么样的体会?哪位同学再来说一下,或者哪位同学再来读一下。试试看,什么样的朗读方式,比较符合,好像王维就是那么读的。谁?好,你来试一下。
生: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读得较慢,有感情。)
(全班鼓掌)
张:大家为什么鼓掌?
生:因为她念的好。
张:有没有念出王维的感觉啊?
生:有。
张:还有谁来试一下。念出王维的感觉来。你来。
生: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班鼓掌)
张:两个人朗读有什么不同?你来。
生:第一个读得比较缓慢一些,第二个读得速度比较快,声音比较大。
张:从你的角度来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的朗读?
生:……
张:给你提出一个难题来了,可能你两个都喜欢。还有哪位同学试试看。其他的同学,谁来试一下?怎么样啊,你来试一下吗?你来试一下。
生: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全班鼓掌)
张:我们班上同学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只要别人读得好,马上自发的鼓掌,由衷地表达对他的赞美。其实我刚才有点难为大家,你说能找出一个给人感觉最像王维那样的朗读方式吗?能找出来吗?
(生摇头)
张:找不出来。我经常去听小学老师的课,某位同学读完以后老师说“再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实际上“再大声一点”能不能就一定是王维所表达出来的诗意的那种朗读方式吗?
生:不能。
张:可能寻找这样诗意的表达、诗意的朗读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么现在试一下,你们相互两位同学彼此都读一下,都感受一下自己的朗读方式,好吗?来读一下。
(学生彼此互读)
张:刚才让大家读一下,你看,现在我们不但会背诵,会默写,其实你有没有发现,与朗读相比,背诵跟默写很简单。你说的太好了,难的是你要读出感情,而这个感情又是很微妙的,是非常个人的,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去体会一下自己的方式。那么接着我们再上什么呢?你刚才教我两招,第一招了解背景,第二招朗读诗文,第三招……
生:了解诗意。
张:哦,了解诗意。其实你们都知道了,就我不知道,所以我现在想听听你们的高见。你读完这首诗,刚才我们这位同学和其他同学分辨一下,她刚才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朗读。那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读完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它喜欢什么?想一想,喜欢什么呢?王维总共写了这么20个字,千古绝唱,凭什么呀?我们也可以随便写20个字能不能成为千古绝唱。来你先来说一下,大家安静,仔细听一下。你有什么想法,站起来。
生:作者用“桂花”“月出”……(听不清楚)
张:好请坐,他说得大家有没有听清楚呀?
生:没有。
生:太小声了。
张:哦,可能是他没有面向大家说,我是听清楚了。他说作者王维用“桂花”“月出”“鸟鸣”营造出春天山林的幽静。其实能够谈出这点很不简单、很不容易。我大学读完以后差不多也就谈到你这水平。但是你也有一个小小的不足,你知道不足在哪里吗?
生1:不够大声。
张:哦这是声音问题,生理上的问题,这还不是。
生2:感情。
生3:看书讲。
张:对了,谁说的,他看书讲出来的。谁呀?哦,是你。我们是不是都有这个习惯呀?
生(底气不足):没有。
张:我觉得这个习惯似乎要纠正一下。我们看到一首诗有没有难题呀?
生:没有。
张:这里面没有我们不识的字吧。
生:没有。
张:我们首先应该怎么样来读这首诗?我说的读就是靠——刚才老师一直强调要靠自己去读解它,要考自己去体会他。而不是把书本上人家写下来的都背下来了。以后每看到一首诗,首先做的就是“有没有谁说过”,没有说过我就什么都不会了,说过的我就把它背下来,行吗?
生:不行。
张:不够的,这样对你们理解诗歌是不够的。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不看你的小本子,先把你的小本子藏起来,然后说一说你读这首诗歌的感受。有没有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不要参考书,我自己说说我的观点。有没有谁?想一想,思考一下。来,你来。
生:我觉得前两句突出表现了静态美,后面……
张:静态美怎么个静态法?
生:“人闲”“夜静”“静”和“闲”表现出了静态美,山中的静态美。后两句“月出惊山鸟”的“惊”还有“时鸣”体现出静中有动,给人一种很优美的意境。
张:这是你看这首诗,从中感受到的这首诗歌意境的美,大家说她说得怎么样?
生:很好。
张:不错,要比从书本上得来的那些看上去比较完整的答案更有自己的见解是吧。还有谁能接着说吗?哪位?刚才有些同学举手,举手是举给自己看的(做举手的动作:举得很低。)这样举(做举手的动作:举得很高。)是举给谁看?
生:老师看的。
张:我们要学会有勇气举手,还有谁来说一下你的感触。你读之后,除了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意境美之外还有什么?你来。
生:夸张的写法。他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说:月亮出来了它竟然惊动了鸟儿,使它在山谷里不停的鸣叫。
张:这种写法非常夸张。
生:对。因为月亮升起来一般没有声音,但的确惊动了鸟,说明山中非常的安静。
张:所以有点夸张。大家说她说的这种夸张你能接受吗?她说得怎么样,至少是个人的见解啊。
生:是。
张:老师非常看重这点,个人的见解。有时候个人的见解,我可能不一定同意他的见解哦,但是我很欣赏她,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你刚才有不同的意见,你来补充一下。对就是你,你来补充一下。
生:月出应该没动静,鸟应该不会叫。
张:月亮出来有没有动静?
生:没有,只有银色的光。
张:只有光,这个光怎么会产生这么巨大的效果呢?
生:山静。
张:山非常的幽静。
生:月光。
张:月光非常的明亮。我们学着去体会,去想象那座山。请坐,非常不错,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有没有在寂静的山林里面呆过?
部分学生:有。
部分学生:没有。
张:有的同学请举个手。有哪些同学在山上呆过。你有,你说一下。
生:夏天知了在叫。
张:它这个是夏天吗?
生(全):春天。
张:她的体会是:在山林里呆着非常安静,在夏天只有知了的叫声,而作者描写的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写景古诗赏析——《鸟鸣涧》
下一篇:心静的诗篇——《鸟鸣涧》课堂实录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