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深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本学期我们备课组以常态课为依托,进行课堂实效性的研究,追求和谐互动,多元发展的课堂景观。十月份我们先以谢老师执教的《桥之思》(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为例子进行研讨。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讨论具体的课时教学内容我们的关注点:“假如把三节诗全放在第二课时理解,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就得以彰显”、“如果把力气花在研读第三节诗,就能较深刻的理解‘心桥’”。我们不得不深思,研讨课的目的是什么?教师要有什么收获?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一、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着力研究课堂教学,坚持“和谐”,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方法,进一步细读课文,弄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述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练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步,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分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低,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层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突出的表现是深入解读文本的效率较低。
在研究《桥之思》教学时,和谐教育是我们追求的至高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供我们应用的仅是心理学研究中对发散思维的理论。我们也尽可能地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精致性的培养。比如,多形式朗读,明白作者由桥思考了什么?初步理解第三小节的意思;以练习为桥梁,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无形的心桥;借助图片课件,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心桥。从教学内容上,我们对课文题目、语句进行推敲,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重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讨论,试图让学生在反思或观摩其他同伴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获取创新能力的核心——策略性知识,以培养创新的精神,但是,我们的目标也始终未能达到。
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和谐教育的呼声与日俱增,小学教育要一下子跳到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这一层面,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对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思考
我们认为和谐教育与有效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论——变式练习”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1)设计合适的反馈形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读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不起手。是学生不会吗?不,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恰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研究反馈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比如,学习《桥之思》一文时,要学生就第三节诗谈谈樊发稼由桥思考了什么?我们设计了(指导语)“这些桥都是有形的桥,世界上还有一种无形的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桥呢?作者由桥思考了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首诗的第三小节。”学生们多种形式的读读本节诗,进而老师点拨交流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这样学生畅所欲言,初步读懂了这节诗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由有开的桥想到的无形的“心桥”,想到无形的“心桥”更值得人们珍视。由此,我们受到启发,教学时要思考反馈的形式等,更要考虑听、说、读等的结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设计精当的点拨。
由于课堂教学的板快设计明显,问题的综合性强,所以,课堂上有时出现“冷场”是正常的。如果点拨得当,冷场可以转变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好时机。在《桥之思》的教学中,谢老师设计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心桥”的意思的练习:A、老师为我们架起了()长桥,让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B、医生为病人架起了()之桥;C、希望工程是贫困学生与热心人中间的()之桥;D、《草原》一文中,老舍的草原之行就是架设在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之桥;E、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为大陆和台湾架起()之桥。之后就这些语言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各种心桥的理解。学生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去读读、说说,思维又活跃起来。随之,老师又进一步点拨: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还可以充当架桥人呢?举例子跟大家说一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心桥,而且培养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可喜的是,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学会了学习,并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3)设计活动性作业。
现在,学生上课时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课堂或课外作业却是抄几遍词语,写出近、反义词等单项训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的恶劣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采用专题作业等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动起来,既培养一般能力,又培养学习能力。这一条做不到,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因此落空。《桥之思》的作业超市我们结合单元主题提供了以下选择性题目:1、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了解最新的建桥技术,与同学交流。2、你喜欢什么样的桥呢?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我们想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加以选择和完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如何有效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如何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等一系列困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命题均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校本教研的探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上转化为具体的素质教育行为。没有教学设计的素质化,也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