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之二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生自由读课文:7分钟左右)。
  板块二:
  师:好,我发现咱们同学已经读第二遍了。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啊?一两句话都可以。我发现咱们同学很会思考——你说。
  生:写了捐赠眼睛的事。
  师:谁捐赠眼睛啊?
  生:琳达?里弗斯先生。
  师:琳达?里弗斯先生啊?(学生小声说“不对”)同意吗?
  生:不同意。
  生:琳达?里弗斯的女儿捐赠。
  师:还有谁啊?
  生:还有琳达
  师:琳达捐了吗?(生:没有)你补充。
  生:她的父亲。
  师:课文围绕琳达一家人准备或已经捐赠角膜,(插:不是眼睛。)角膜的事情,写了这篇文章。我想问一问:文中人物有琳达、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谁?(板书人物姓名)
  生:还有琳达的女儿。
  师:她的女儿叫什么?
  生:(齐说)温迪。
  师:外国人的名字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指刚才一位同学)王海龙,海中一条龙,名字多好记。外国人的名字是音译的,不好记。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琳达、温迪。
  【这个板块的作用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金铭花了7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读课文,这是需要勇气的!一节课40分钟甚为宝贵,课堂伊始的7分钟,教师本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教师会用这七分钟时间做不少吸引听课老师的眼球的事。而金铭只做了一件事——让学生在一旁读书7分钟___让台下老师干等了7分钟。金铭太“目中无人”了!果真“目中无人”乎?非也,这恰恰是金铭“目中有人”的表现。金铭深知,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切教学环节的安排,当为学生的学服务,只要学生需要,哪怕冷落老师们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反观当下的语文课,上课者大概太在乎台下老师的感受,课堂始终处于一种满负荷状态,一片喧腾,热闹无比,学生很难有整块时间潜心会文。前不久的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上,默读的严重缺席,就是明证。金铭却偏不怕“得罪”听课老师,他不避讳冷场,让孩子们读足7分钟的课文!我以为这绝不是随意为之,实乃有意而为。我想,大概金铭是想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密切接触,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进而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吧。另外,金铭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将外国人的名字音译的特点进行”顺手捎带”,并指导学生读正确,这是方法的指点!】
  板块三:
  师:琳达跟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他们对捐赠角膜这件事情态度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这种认识上的不一样,或者截然相反的认识,用刚才学过的一个词就叫——(生接:天壤之别)天壤之别,是吧?我们来看一看琳达和她的父亲有什么天壤之别?我们看文章1——3节,谁愿意读给大家。(学生纷纷举手)很多同学都愿意读书。读书真好,(指向一名男生)你来读给大家。
  【抓住“天壤之别”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这是本课由整体感知到细读文本的一个关节点。金铭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语,诚如他自己说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天壤之别”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这个文本就被打开了。老实说,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如果老师还是一段一段往下教,非要教个三节课不可!因此,抓关键词入课,还是实现长文短教的一个高招。而关键词在哪里?关键词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草丛中,需要教师去发现。而发现的过程,就是钻研文本的过程。发现这样的关键词,显然需要智慧和耐心的。】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李元丰)李元丰,我们看李元丰读得能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琳达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好吗?能让我们听出来就成功了,有信心吗?(生点头)好,开始。
  (生读课文:我终生难忘1965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36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下午……)(学生唱读并有点断断续续的)
  师:(打断学生)等一等,我感觉他不像读书,像什么呢?
  生:像念经。(学生大笑)
  师:像念经?当然比念经要好,但是感觉读书不能这样读,怎么读呢?听老师读一读好吗?
  (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我终生难忘1965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36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师:你听老师在读的时候跟说话是不是一样的?读书要和说话一样,好吗?来,再读。
  (生重读:我终生难忘1965那个炎热的夏日,年仅36岁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这次这名学生读得很有进步,不再断断续续的)
  师:好,就读到这里。大家听,是不是比刚才要——(生接:好)所以应该把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这就是进步啊!再往下读。
  (生接着读:下午晚些时候,一位警官……)
  师:纠正“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把调子往下降,不要往上走,那就像说话一样了,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往下走的?你能说“今天你吃饭了吗?”(语调上扬)我们这样说:“今天你吃饭了吗?”(正确的读法)——明白了?往下读。
  生:接着读。
  (师纠正:“居然、给予”。)
  师:从他读的第一小节当中你感觉琳达怎样的表现?
  生:生气了。
  师:她生气了,我再请一位同学往下读。(指向刚才读课文的学生)你呢,可以向他学一学,好不好?(生点头)你推荐吧。让好朋友帮帮你。(生指一姓郭同学)谁是小郭老师?(学生在下面小声说)郭玉成老师?好,你听他读,你看是不是他读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唱,像念经呢?念经很不好。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得很流利)
  师:他读得和你一样吗?(生佩服得摇头)你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让小老师先坐下。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我看他很会学习,待会再来读,有信心读好吗?(生点头)太棒了,我们从刚才两位好朋友的读中你感到琳达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非常的生气。
  师:如果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琳达的表现,可以选哪一个词?
  生:含着泪水。
  师:这是她的理解,你呢?
  生:哭喊。
  师:哭喊,来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同学们,我冲着父亲哭喊,为什么不是哭着说,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为什么?
  【“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语文的味道,就是这样品出来的。这品析,是对语义细微差别的辨析,是引领孩子走进人物心灵的抓手。对词语的细细玩索,应该成为语文课的一道亮丽风景!】
  生:因为用“哭喊”更能表现琳达当时的心情。
  师:你在家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喊吗?喊不喊?喊会被认为什么?(生:不礼貌)大人一听,你看这个孩子“嗷嗷”直喊,会认为咱们没有礼貌。现在琳达竟然哭喊,你可以看出琳达怎么样?(生:非常气愤)来,你把这种气愤读一读。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将之放在生活的大背景中理解,词语便活了!】
  生:读“你怎么能这样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你怎么能这样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谁再来读一读,把这种哭喊读出来。
  生:读。
  师:很好,“我冲着爸爸哭喊”预备齐。
  生:齐读:“你怎么能这样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师:琳达对待捐赠的反应是——哭喊(板书)。那么父亲是怎样的呢?请同学自由读一读第四小节,看一看用文中的词来形容父亲的态度可以选哪一个?
  (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
  师:来,女同学,你说。
  生:读“琳达,他平静地说……”
  师:停,用一个词说一说父亲的态度。
  生:平静。
  师:平静是什么意思呢?
  生:非常地冷静。
  师:冷静——你说。
  生:不急躁。
  师:不急不躁。父亲平静地说——他面对女儿的哭喊平静地说——为什么父亲能平静地说?(学生一时沉默)还要从第四小节中找依据,他为什么平静地说?
  (学生思考)
  生:“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师:他为什么能平静地说?
  生: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
  师:从那些词中你能看出?
  生:从“很久以前”。
  生:是,我从“很久以前”能看出他们早就打算自己死后捐献角膜。
  师:父亲和母亲早就商量好了,死后要捐赠器官,父亲面对女儿的呼喊才能如此地平静。请你把这段话——用平静的语气把这段话再读一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