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得——编排课本剧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今天我们学习了《一枚金币》这篇课文。一上课,我还是跟往常一样,先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学生读完课文,又汇报完自己读了课文后的感想和收获。我听了之后感到学生理解得还不够准确,对于老人这种做法的体会也不够深刻。按我以前的教学习惯,我会让学生再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可我今天发现这篇课文故事性很强,课文人物对话串联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展示了人物的性格。课文的这种特点很适于编排课本剧,于是我就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布置学生分小组自己练习把课文编排成一个课本剧。我首先提出要求:第一,编排时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展开合理的想象,文章中没有详细写的地方,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第二,注意人物的语言。认真想一想文中的人物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你在说这句话时,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语调该怎样。故事中人物的话也可以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利于理解“儿子”两次看到父亲扔金币后笑着走开,以及最后一次父亲扔金币时表现出“实在受不了了”,并到火炉中去抓金币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真正体会父亲在三次扔完金币后内心感受。)第三,注意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想一想文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动作和表情。然后让学生分组排练。
我的“命令”刚下达完毕,学生高兴的欢呼。看来学生对这种方式比分小组讨论感到更有兴趣更吸引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今天的教学成功一半了。看着每组学生郑重其事的样子,我高兴的笑了。
下一步,该每组登台表演了。第一组上来了。一名学生旁白介绍,其他几名同学是这样分工的:儿子、父亲、母亲,还有两个群众演员(他们是来帮助演儿子外出打工时的情景)。等他们表演完,其他组的同学针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什么地方演得好,什么地方不合适。如:有的学生说,父亲跟母亲说话时应该表现的很失望,很生气,因为他有一个不懂事的儿子;有的说,前两次儿子看到父亲扔金币时,毫不在乎,他一点也不心疼,那不是他挣的钱,是他妈妈给他的,来得太容易了;有的说,儿子看到父亲第三次扔金币时的样子,夏霞表演得很好,他急着到火炉里抢金币,跟他父亲说话时他都快哭了,这是他辛辛苦苦干了一周的苦工挣来得,他真的心疼了……看着学生们投入的样子,听着学生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我也被感动了。一场课本剧使我的教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枚金币》说课设计之一
下一篇:《一枚金币》教学反思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