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豌豆》教学反思之三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非要讲到“助人为乐”吗?

  以下段落是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一颗小豌豆》一文的第1——8自然段:
  有一个豌豆荚,绿莹莹的,好像一间绿色的小房子,里面住着五颗豌豆,也是绿莹莹的。它们一排儿坐着,谁也不跑来跑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豌豆荚慢慢地变黄了,豌豆也慢慢地变黄了,它们长大了,长得结实了。
  有一天,豌豆荚震动了一下,啊,它被别人摘下来了。
  豌豆们一齐叫了起来:“啊,我们的小房子快要打开了!”
  最大的一颗说,它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谁也追不上它。
  第二颗说,他要飞到太阳里去,那才神气呢!
  还有两颗懒洋洋地说,它们滚到哪儿,就在哪儿睡一觉。
  最小的一颗呢?它想了想说:“我可不想飞到太阳里去,也不想跑得很远很远。不过,也不能光想着睡觉哇。我要是能给人家做件好事,就高兴了。”
  《一颗小豌豆》改编自童话大家安徒生的《五颗小豌豆》,想找到原文读读,但一下子又找不着,不得已拿着这篇课文走进了课堂。
  今天的课有些特别,由青年教师小赵上第一课时,我上第二课时,各自独立备课,在同一个班级任教。
  第一课时,小赵和学生一起学生字词语,读通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最后五分钟,他带着学生朗读课文第1——8自然段,下面是他对这几个自然段的简要的教学步骤:
  1、默读课文1——8自然段,思考:五颗小豌豆都有怎样的心愿?
  2、交流(学生基本以读课文原句为主)。
  3、提示学生把豌豆的话由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4、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小豌豆说话时的语气,比如最大的一颗很得意,第二颗很神气……
  5、最小的一颗豌豆是怎么说的?你感到这颗小豌豆怎样?(学生回答这是一颗想做好事的小豌豆,是一颗助人为乐的小豌豆。)
  第二课时,我还是从这几个自然段入手:
  1、五颗小豌豆每颗都开口说话了,读一读,他们分别说了什么?(指名五个学生分别读有关的句子。)
  2、同样是对话,你发现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前四颗小豌豆的话用的是间接引语,最小的一颗用直接引语;前四颗每人只说了一句话,最小的一颗说了三句话。)
  3、同样是对话,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突出本文的主人公——一颗小豌豆。)
  4、仔细读读最小的一颗豌豆的话,它的话和别的小豌豆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体会这一颗小豌豆说的三句话,前两句是接着同伴的话来说的,它不同意同伴的意见,但说话有很得体,最后一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及时板书:
  不想……不想……不能光想……
  想做件好事
  5、小结:学课文既要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研究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读课文,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同一个课文段落,我和小赵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教法。这里决没有要贬别人扬自己的意思,作为课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暂且把第一种教法称为甲,第二种教法称为乙。
  甲的教学重点落在“这是一颗怎样的小豌豆”上,即教学本课的目的是体会人物的品质,学生如果讲出了“有爱心”、“助人为乐”等词语,教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可以想象,如果下一课时继续由甲完成,那么下面的教学就围绕“哪里看出小豌豆富有爱心、助人为乐”来进行。
  乙的教学的重心落在课文是“怎样表述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述”这个问题上,两者的教学目标不一致,导致教学走向完全相背。早在1945年,叶圣陶在为吕叔湘的《笔记文选读》一书作序时谈到:“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要教什么,早已不是争论的焦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在“教课文”和“教阅读”两者间游移,其实游移的关键因素是老师们不知道如何来“教阅读”。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破解语言形式的秘密。即在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推敲语言表达的形式,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实现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同构共生。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的这句名言犹在耳畔。《一颗小豌豆》的教学绝不应该只是讲到小豌豆的“助人为乐”!

                 读得懂的如何来教?

  课文的后半部分,讲了这最小的一颗小豌豆在一个窗台的裂缝里住了下来,而屋子里的小姑娘病得非常厉害,连妈妈都以为她快要死了。小豌豆一天天长大,它长出绿色的叶子,伸出蜿蜒的藤蔓,开出紫色的小花。小姑娘看着小豌豆的生长,身体竟然一点点恢复了……
  因为是童话,我们无需研究故事的逻辑性和真实性。故事是甜的,读完故事心里是暖的。如果不作为教材的话,这个故事读过也就读过了,能留一份温馨在心头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但这是教材,是课文,按计划要花两个课时完成的精读课文。
  既然故事学生都能读懂,那又如何来教呢?
  在备课中,我发现小豌豆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课文有很多句子写到这一内容,这个“成长的过程”散落在课文中,伴随着小豌豆的成长,小姑娘的身体逐渐康复。文章还是比较浅显易懂,如果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教学就变得索然无趣。
  围绕这一个部分,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听写句子“春天到了,小豌豆在窗台的裂缝里住了下来,他在慢慢地成长。”听写完毕,让学生自读课文,顺着听写的句子把“小豌豆如何成长的”写成一段话。
  听写是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这项能力似乎渐被忽略),然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听写。小豌豆如何成长?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来,是语言的再组织和再创造。其训练不是简单的把课文里的句子找出来后摘抄,需要学生重组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提取、归纳、连接,是表达的基本训练方式。
  叶圣陶先生讲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这里,段落的写作是“吸收”和“倾吐”的外化表现形式,课堂上,三五分钟内,学生在静静地读、沙沙地写,构成了教学中最美丽的画面。
  崔峦先生这样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一定是个常青的话题。
  读得懂的如何教?不妨让拿起笔来写下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写成自己的语言,此乃用教材教的又一法宝。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