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7、金蝉脱壳|(第二课时)

  教学意图:
  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小动物,在第一遍草稿后,我发现学生不能够把动物的动作写具体。这篇文章写蝉儿脱壳很具体,是一篇很好的教材。教学中,想通过分析教材,学习写法。
  金蝉脱壳的情景很神奇,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亲眼看过,通过对教材词句品析,体会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学习写作方法,练习写一种小动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谈话: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成语,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三国时,诸葛亮还曾用这个计谋使蜀军避开了魏军的追击,安全撤回汉中。这个成语就是――齐读课题。
   2、文学和音乐是相通的。如果把第7课看作是一部完整的曲子,那么曲名就是――齐读课题。课文的第一大段就像曲子的引子,(指板书)3、4、5自然段分别是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那第三大段呢,当然就是尾声了。
    还记得引子部分哪一句给我们印象最深吗?
    [出示“夜幕降临”一句。]这句把后边三个乐章的内容都概括进去了,分别写了金蝉脱壳的三个步骤,就是(板书:爬脱换)。如果把里边的字词看作一个个音符,那么加点的这些音符用得是恰到好处,我们可以把他们珍藏到记忆库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后边的三个乐章就是小作者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其中哪些情景“奇特动人”呢?自己读一读,划一划,并写写批注。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乐章:爬(第3自然段)
    (1)蝉脱壳前先得爬上树。谁来读读“爬”这部分?指名读。
    (2)你觉得哪个情景最吸引你,能结合句子谈一谈吗?
    (3)你们喜欢描写蝉的哪个音符?我们把它存到自己的记忆库中。指名上台写,其余人在书上做记号。
    (4)哪个句子对应于(指板书)叔叔们说的话?这段不但写了蝉爬上树的情景,还告诉我们蝉儿上树的时间是――、环境是――,这样写,内容变得更具体了。
     把刚才谈的感受带进朗读中去,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一段。朗读。
   第二乐章:脱(第四自然段)
    (1)蝉上树后就要有条不紊地脱下旧装了,知道它是按什么顺序脱的吗?从第二乐章里找一找。根据回答板书:“背―头―脚―尾”。
    (2)你认为哪个情景最奇特呢?谁来把刚才圈出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想法和感受。(如写背的:颜色变化快;写眼睛,“钻”写出灵活、调皮,“透明发亮,大眼睛、像――一样”颜色真漂亮,写得生动,“依依不舍”看出它有感情。说到一连串动词时让学生动作表演,体会整个动作的自然协调,演不好时问:这样的动作是自然协调吗?)
    (3)你想在记忆库里珍藏哪些音符呢?相机指名上台板书词语。
    (4)女、男生分别按板书的顺序练习并比赛背诵(读出变化的迅速、敏捷)。
  第三乐章:换(第五自然段)
   (1)金蝉终于换上新装了,在第三乐章中最让人惊奇的又是什么呢?
   (2)交流。(像魔术师用障眼法给观众带来一分惊喜)相机指名上台板书。这些变化真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这种罕见的情景用文中一个词语形容就叫――奇迹。
   (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把这奇特动人的情景永远留在记忆中。
  尾声:
   1、乐曲的尾声同样给读者美的享受。大家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2、师小结:蝉儿五彩缤纷,蝉壳闪着金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三、总结。
    金蝉脱壳的过程让人惊叹,小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表达更令人折服。因为留心观察,金蝉脱壳那奇特而动人的情景才得以被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也才让读者也大饱了眼福。想拥有这样一双慧眼吗?那就牢记巴甫洛夫的那句名言――师生齐背“观察观察再观察。”老师预祝你们成功!

  板书:7 金蝉脱壳
     引子    爬 脱 换
     第一乐章  爬
     第二乐章  脱       (背-- 头-- 脚-- 尾)
     第三乐章  换
     尾声
               奇迹

  教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基本贯彻了教学意图,通过对文章词句的品析,体会到了金蝉脱壳的神奇。通过分析作者的写法,学习了写小动物的写法。
  但由于学生生活积累缺乏,对蝉几乎没有直观了解。因此金蝉脱壳的神奇没有能引起共鸣。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以后要指导学生多接触自然,只有多观察才能多积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