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干涸”和 “干枯”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案例]
  《七颗钻石》(人教版第六册)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水的重要性:“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文中泡泡“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是对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我采取了阅读文段、抓关键词语品味的教学方法。

  师:地球上发生的“旱灾”是什么灾难呢?
  生:干旱的灾难。
  生:非常缺乏水。
  师:可见,当时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体现严重缺水的关键词语。
  学生很快就画出了有关的词语,教室里小手如林。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干涸”、“干枯”、“焦渴而死”这些词语。当我还为自己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而高兴时,一个小女孩却举着手说:“老师,‘干涸’和‘干枯’是近义词吗?”“是啊,它们有什么区别?”经她这么一问,其他学生也有同感,表现出一脸的疑惑。

  备课的时候,我只想到了抓关键词语去体会当时水是多么重要的,可真没想到‘干涸’和‘干枯’有什么区别?看着这两个词语,我突然发现“涸”和“枯”的部首分别是三点水和木字旁,再看看文中内容:“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何不结合这两个字的字形特点、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呢?

  师:“涸”的部首是三点水,“干涸”就是没有水了。你会想到什么地方没有水了呢?
  生:我想到河流里没有水了。
  师:河流里没有水了,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生:河流里没有水了,许多小鱼都死了。
  生:我想到水井里没有水了,人们都没有井水喝了。
  生:我想到田野里也没有水了,庄稼的叶子都发黄了。
  师:庄稼的枝干、叶子得不到水分自然就干枯了,这“枯”字的木字旁就是表示有很多植物干枯了。请展开想象,你想到了哪些植物干枯了,它们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我想到花园里的花花草草都干枯了,花园一点儿也不美了。
  生:我想到小路边的野花和小草、田野里的禾苗都干枯了,到处光秃秃的。
  生:我想到森林里的草木丛林干枯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就没有家了。
  师:你想,受到旱灾的影响,遭殃的又何止是植物呢,动物们也不好过呀!
  生: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生:应该说许多人和动物、植物都焦渴而死了。
  师:万物因缺水而面临灭绝的危险,你心里还想着什么,你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就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读出来吧!
  (学生动情地朗读)

  [反思]
  在老师引导学生区别“干涸”’和“干枯”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想到环境的恶劣,想到人和动物因为严重缺水而出现的种种困境。
  课文的意思、感情要通过一句句话、一个个词语去传达,词语是有丰富内容的。但是,如果没有事物的再现,没有画面的想象,没有多方面的感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对情感的体会也只能停留在字面上。所以,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词语的字形、词义,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情景去理解、去体会。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词语,明白了文意,又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