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课前文本解读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 通读第一单元:明确本单元围绕“语言文字”话题,学习本组课文,旨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如何让我们自己说的话语、写的文字更有魅力。”(引自《教师用书》第一单元说明)
  2. 读第二课课文。读教师用书。
  3. 质疑与思考:
  相较第一篇《诗人》,《语言的魅力》显然更有“知名度”。
  课前的资料搜集中,找到至少4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其中有一版本,与《教师用书》用书上的“教学片断”如出一辙。但大同小异的设计中,不乏花里胡哨者,不乏细微琐碎者,却鲜见有所突破的。就四年级孩子,能指望从“春天来了……”这几个字中感受到“魅力”的分量,其实很难!就我个人的成长经验,学会欣赏春天,也是20岁以后的事了。何况,文中的故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很大距离,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戏剧化大逆转,和法国人的浪漫气质,整个国家的诗化生活状态,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与我们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道德亟待拯救的生存现状,不说南辕北辙,至少也是不可同日语。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如何展开有效的文本对话而不犯空?一句话,如何让课文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质疑1:
  关于本文的写作目的。
  这似乎不是问题,所以资料上都白纸黑字注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的确,无论是本文标题,还是单元话题,都指向于此。但,深入读书,我感觉无论是作者或是文中诗人的写作目的,都是“人要有同情心”,而非“语言的魅力”。
  这情况,与11册《爷爷的芦笛》相似。为什么以“芦笛”为题?可作多解:不仅是行文线索,也象征着一种生活,一种人所活动的环境,生活可以是美好的,但同时也可能随时起风浪,甚至惊涛骇浪。还可以看成爷爷用芦笛把强强带到海边,带到生活的锻炼中……而这么多层含义,无论怎么解读,最终都要归结到“爱”这一主题上,因为有“爱”,所以才有成长的故事。
  《语言的魅力》,异曲同工。文章最终不是要让读者去反复感叹诗人的语言如何如何了不起,如何如何富有魅力,而是要教人有一颗善良之心——诗人因为这颗善心,运用手中笔帮助了老妇人,路人因为这颗善良之心的唤起,行为发生戏剧性改变,而每一位读者,是否也受到熏陶,呼唤“人之初,性本善”的回归?

  质疑2:
  在处理课后思考中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就产生了那么大的‘魅力’呢?直接用问“为什么”学生不好把握。问题要精准:加了哪几个词,引出了奇迹?加了这几个字,出现了怎样的奇迹?就这样直接指向关键词句吧,可能好些。
  同样,几乎所有的教学设计中都在末尾出现:“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但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样的问题,形而上,可有可无。

  质疑3:
  如何打动学生?
  说实话,这篇文章和《莫泊桑拜师》一样,故事很吸引人,但总觉得行文像缩写版的故事梗概,不是很容易打动我自己。但上这样的课,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共享沟通。否则有滑向“重视教而不太重视学生学”的误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诗人     下一篇:《语言的魅力》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