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教学反思之四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是为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的一条线。
  本课教学,依然是从题目质疑入手:“为什么从军?怎样从军?结果怎样?”全文的线索很快被找出来。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为什么从军?从而感受花家女儿爱家爱国爱亲人的情感。扣住两个描写神态的成语:焦急万分,愁眉不展,与木兰姑娘的心灵展开对话,读懂在当时,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做法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之策”。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感受花木兰,才能别这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打动!
  学到第6自然段,几个动词:披、跨、渡、过,是绝对的重点,再由“千里迢迢”牵出路途遥远、征战辛苦的现实。“像男儿一样英勇”,甚至更胜一筹才能立下“赫赫战功”,此处的“赫赫战功”与前文的“赫然在列”好好辨析了一番。故事的结果以“让我回故乡去吧!”留下光辉灿烂的尾巴,也区别于《三言二拍》那样迎合小市民心态的调调。课堂上,我极力从这里让学生感受到木兰不为功名的高尚情操,揪住“故事最感动你的是哪个方面?”阐发;其实私下里,每读到这里,倒是慢脑子木兰姑娘的无奈……
  没有了好莱坞“美人英雄”的大欢喜结局,本不是美人——木兰的英姿飒爽实难与弱水三千的美人相提并论——的木兰,出征前好歹也算二八佳人吧,一晃征战十载,沙场秋点兵,还乡的她已是绝对的老姑娘一个了,颤巍巍的爹娘还等着被伺候,生活退去了金戈铁马的激情澎湃,还原其苍凉慵懒的常态,是严酷甚至严苛的啊!木兰,我们的英雄木兰,除了回忆,还有什么呢?
  当然,这一层私心的想法,是不能拿到课堂上妖言惑众的,毕竟很不识大体,毕竟很不光辉——爱家爱国爱爹娘兄弟,这都是放到台面上的话,私下里,“叽叽复叽叽”的单调织机里,是否掩埋着一颗跳动的魂灵?是否与当代的“叛逆青年”甚至“愤青”一脉相承?老夫,只是幌子吧,也许!渴望沙场,渴望壮烈,渴望建功立业,未必就不是木兰的本心了!
  最终的结局不可考,作为“北朝”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中,绝无仅有的“非典型英雄”,她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填补某项空白”吧,我想!
  忽的想到早两月看的那个谁的《石羊里的西夏》,是个名作家呢!羌族的后裔。写自己的名族,自己的祖先,虽然让人极不舒服的自诩为“最后一个西夏王”的灵童转世体,但小说中提到的西夏女子上战场,颇有木兰之风啊!
  也许,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木兰,或者木兰们,并不像我们现在以为的那么凤毛麟角,那敢情好!
  ……
  故国神游去了,多情应笑我!
  还是回到正文!
  结尾处的“昔日威风凛凛”和“文静俊美”,我引导学生好好体会。特别是“俊美”,为什么不用“秀美”?
  很多时候,课堂上最满意的生成,不是枯坐电脑前敲击键盘时得来的,虽然每次备课键盘一敲10多小时,敲得颈椎、肩椎一起“罢工”。但其实,教学的魅力,还是在于那些预设不了的“生成”——
  杂七杂八,是为一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