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乡之情在学生心田徜徉

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这节习作研究课由创设情境,导于生活开始,引领学生回忆家乡的风景名胜、风俗节日、特色小吃和人情,鼓励自由表达,然后再由学生实践尝试写完习作片段后,同桌互读互评等级,“☆”分层而评,感于乡情,最后,在习作“反光镜”环节,推荐同龄人的习作《家乡,我眼中的一道风景》,让学生有思于自己的片段尝试,对习作充满希望。

  【个人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的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新课改倡导“自由表达”,“用我手写我心”,让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倾情投入,要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状态,反思这节《我爱我的家乡》习作的研究课,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触及心灵,激爱乡之情。
  回顾案例的教学活动,根据第二学段习作指导的标准,在教学的方式手段方面,达到了“注重情境对教学的有效触动”的标准。上课伊始便利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创设情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唤起人们相应的感知,那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和一幅幅宁静小村庄的画面,深深触动了孩子的心灵,营造一个让学生可知可感的氛围,有效地产生“乡情”共振,使学生进入最佳的作文状态。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相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更快的进入“角色”,同时也促进课堂生成,激发学生习作表达的欲望。家乡留给孩子的印象不尽相同,有的首先想到的是家乡的名胜古迹、神山圣水,有的则觉得特有的风俗习惯让人回味,还有的认为家乡的人情最难忘,但不论回忆的是家乡的什么,总能引导孩子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说出来、写出来,为说真话、实话,抒发真情实感奠定基础。“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三句古韵的吟诵,恰好触碰到了学生心中那股爱乡、思乡的情愫。让小学生作文充满童心、童趣、童真。让他们用自己特有的童心去感受周围的事物,在习作中表现出儿童特有的情趣,表达儿童特有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写出充满“儿童味”的习作。
  二、“对话”“闲聊”,诉思乡之情。
  《标准》要求“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 回归生活,“我手写我心”。这些要求意在强化这样的理念:正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必须“我手写我心”,这就是习作指导的“感性”。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抑制地发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
  2. 以说促写,促进生成。这节研究课在“鼓励以说促写,促进习作课堂生成”方面有很高的达成度。教师通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通过“学生与家乡的对话”让学生领略多彩的环境;通过“学生与学习伙伴的对话”让学生感受群体的合力与智慧;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让学生的习作在教师的指导中不断提高;通过“学生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让学生在习作中迸发出心灵的火化,表达出真情实感。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方式手段是有“标杆”的,这就是习作指导的“理性”。案例中,教师把作文方法适时地在说话中渗透,把习作的内容或写作的技巧自然地隐藏在“闲聊”里,“他家乡的糊米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吗?看来,写下爱家乡的具体内容,更能表现出咱们对家乡的深情”,将“能写出爱家乡的具体内容”这一习作目标巧妙地传递到了笔尖上,“家乡的风俗节日让人难忘,我还想听着你继续往下说节日的场景”,把习作的进步撒落在“插话”里,课堂上,老师没有居高临下的面孔,没有死搬硬套的传授,而是像亲切的朋友一样,在孩子们中间来往穿梭,和学生融为一体,孩子们脉搏一起律动,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谈话自然无痕地教给写作技巧、激发写作兴趣,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了从说到写的过渡,注重了对写作方法的适时归纳,让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在“对话”“赏读”“仿写”中打开写作思路。
  3.鼓励表达,珍视感受。《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指出:学生在习作中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印象最深的内容,用“家乡的()让人(),那()像()一样,()。”“最让人思念的就是家乡的……”句式的接说,让学生的习作在对话中生成,珍视了学生个人独特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将习作指导的“理性”与“感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4.优化结构,增强实效。课堂教学达到了“优化作文教学的课堂结构”的标准。我们知道,一节习作课按照以下几部分“创设情境——观察指导——自由习作——习作展评”的教学程式在进行。我们把这种程式换个说法,就成了习作教学的四大模块:“入境”模块——“感悟选材”模块——“我手写我心”板块——“分享评价”模块。案例中,习作的指导分为“创设情境,导于生活――源头活水,乐于表达――实践试写,易于动笔――互评互读感于乡情――习作“反光镜”,思于尝试”这几个部分,合理的课堂结构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学设计的板块之间循序渐进,“说”、“导”、“写”、“情”相辅相成,优化了习作指导的课堂教学。
  三、“写作指南”,抒念乡之情。
  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是衡量一节”好”的习作课的标准之一,这节课达到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和“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的目标。孩子们习作第一要解决的,不是审题,不是构思,当今作文教学的我们,懂得“要重视材料的积累”“要学会选择材料”,而具备这种能力,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懂得:成功属于那些会积累的人。上述案例中,老师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听泉》《三潭印月》等片段中梳理总结出优美、动听并且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将课文经典片段所蕴含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及时迁移到习作训练活动中,“真了不起,老师发觉你用上了本单元《听泉》一课里的写作手法(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读读看!课文里把泉水的声音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的演奏声,多么美妙啊!如果在咱们的写作中,也能用上这样的句子,一定会使你笔下生辉!”“写作指南针”环节的概括告诉学生:只有平时多积累运用,写作时才能笔下生辉。将课文经典片段所蕴含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及时迁移到习作训练活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实现内化,形成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激活了学生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激励学生尽情倾吐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思乡、爱乡的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紧扣教材的经典片段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多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一切事物,写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真情实感。
  四、个性评价,畅怀家乡情。
  过去我们的讲评课侧重于内容和方法上的引导,忽略了讲评各环节的呈现方式。而新课程理念催生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智慧灵光的学堂,尤其是在习作评价方面,更应该是个性化指导的过程,留给学生更多的生成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心灵自由。上述案例,只是在互评互读环节要求用“☆”分层而评,笔者认为略显不足,离“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以及“采取多种方式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品评学生作品,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标准还有些距离,要力求构建完善的学生习作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在以“评”促“写”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笔者特构想出个性化习作评价指导的以下两点尝试:
  1.以心交心,个性化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有这样的界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人和孩子之间,要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学生的习作。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正与写作的目的“表达与交流”是协调一致的。而对话的每一方都应是平等的,以学生朋友的心态去聆听学生的倾诉,去分享学生的快乐,在聆听、分享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可以用以下表格的形式呈现:
  我的习作评价
   习作题目: 作者:  突出优点: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具体标准可
 ★条理清楚按各年段
 ★用词准确习作目标
 ★书写工整制定) 我的同桌评价:   我的老师评价:   我的父母评价:   我的评价: 我真棒!(  )我挺满意!(  )再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