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再三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而今党中央更是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培养青少年的诚实美德。目前,商业战线也提出了“诚信经营”的口号。因此,“诚实”是人心所向。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并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情感目标:

    懂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一句话概括“钱”的作用(学生说话交流)

   2.故事激趣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精巧的问题设计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插图,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述)

     [评:巧妙利用课文插图,既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又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实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3.指名读课文(2人)。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读课文哪部分内容,视情况老师建议第一个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为什么请第一位同学读到第三自然段,借机检查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情况。

    [评:文本解读离不开文本,在文本的解读中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4.交流反馈:

    [评: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学生不但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新词,读懂故事,而且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与文本对话,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解读文本

    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重点推敲:

    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问题二:为什么要留纸条?

    重点推敲:

    句1:虽然这辆……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

    句2: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问题三:字条上会写些什么?

    1.讨论,各抒已见,这张留言条该怎么写。

    2.悟出作者为什么不写事故原因。(表现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敢于承担责任的可贵精神。)

    [评:重在自主感悟,鼓励自由表达,学生在品读中有了自己的看法,对他们个性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精读课文,深入解读文本,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

    <写字条>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学生说体会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评:既解读文本,又超越文本,学生在假设中理解文本,形成价值取向]

    (2)小结: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谁能读好这句话?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A.学生说字条内容。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字条……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D.你依然决定留下,为什么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

     [评: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教师的引导则强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通过思考要不要放字条,学生终于理解了“放字条是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突破了难点]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会说什么?

    <打电话>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听了这一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

     (5)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6)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7)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评:三读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而及理解。教师的设计体现了预设与调整的统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精神”。通过预设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调整将思考引向深层]

     (9)“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评:这一提问是总结,更是升华,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

    (10)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真诚和对话,可小红车主人却搁下了电话,为什么?

      [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让学生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是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倾吐的需要。通过这个训练,相信“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的“相似块”,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五、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读、背最后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2.关于“诚实与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把他写下来。

   3.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车主留个条。

     [评:通过这三个练习,既能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评:语文积累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语文知识的拓展是语文理念的重要方面]

  [总评:此设计结构布局合理,采用总分总的布局模式设计,充分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设计观念。整个设计注重文本解读,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在解读过程中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三维目标设计得体,课堂上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语文实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