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刻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学四年级语文练习8“比较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韵母”,让学生读一读,问:四组带点的韵母有什么规律吗?学生细细观察,5人左右举手。再读,谁有发现?读毕,20人左右举手。再读再看,又有哪些同学发现了?小手基本全了。不少学生按捺不住了,站起来的、离开座位的、举起双手的、小手挥来挥去的!火候已到,让学生答:字母前后位置颠倒!“ye……”学生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

  教学四年级语文《春联》第一段,在读懂为什么要贴春联,四副春联的意蕴后问,谁能发现,写四副春联时,写法上有什么规律?没人举手。分四组轮读,这回谁有发现,优生举手了。再读一读,看哪些同学也能发现?中生举手了。不行,我要大家都能发现,再读再想,后进生也举手了。什么规律呀?都是用“有的……如……”的句式写的!“OK?”“ye……”学生好激动啊!那开心的模样令人难于忘却。

  语文教学中,告诉与发现,效果截然不同!告诉,方法简捷,讲一讲,不就知道了,但告诉,对学生来说是接受,而且是单凭听觉通道去接受,没有趣味,也记不住。而发现,则是主动地学,学得有趣,觉得开心,自己发现的东西价值高,记得牢。告诉与发现,反映出不同的教学思想。前者,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反映,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对主体精神的残踏,而发现是自主学习理念的反映,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在“谁有发现”的高强度心理刺激下,学生产生了内驱力,在内驱力的驱动下,集中心智,全神贯注地学习、探索,其生命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

  “发现”,不能局限于“优生”,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由于智力、经验的差异、优等生往往容易发现,后进生难于发现,如果不加控制,“发现”会成为优生的专利,与后进生无缘,这样。上述两个案例,随着学生反复观察、阅读,“发现者”越来越多,由个别到一群到全体,不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有所发展”的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客观反映吗?

  “发现”,并不局限于找规律,其实,语文教学中,“发现”涉及到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如字形怎样记,汉字怎样写,词句的意蕴,文本的空白,表达的方法……语文老师要认真备课,自己先于学生“发现”,再去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准能生动活泼,学生的语文素养便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