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综合资料之一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看到的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听说、向往——亲身前往、目睹奇景——简介成因——赞叹人间瑶池”为思路,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姿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课文开头讲五彩的瑶池在天上,而结尾讲五彩池就在人间,首尾呼应,意味深长。课文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及打比方的句子,把感情的表达和景色描写交融起来,这些都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五彩池这一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二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景象,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同时注意学习和积累语言。
  课文主要内容不难理解,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理解却有一定难度,是学习本
  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五彩池成因的理解也是知识性难点之一。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6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昆仑山、腾云驾雾、藏龙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辉、凝成、镰刀、普通、石笋、丘陵、险峻、折射、瑰丽。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有关词句。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三、重点难点例析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例析:
  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的大小、形状、颜色及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文第2-4自然段具体描绘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池水为什么呈现各种色彩,是从三方面讲的:一讲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晴朗”、“灿烂的阳光下”这是池水呈现多种颜色的一个重要原因。“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是讲水池很多,不可计数。然后运用对比、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五彩池的形状;二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说明各池中的水源相同,然而“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甚至一池水有几种颜色,上下左右各不相同,“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清水一个样”真是神奇!三讲其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石笋”而且姿态不同,“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的透明的石粉”;二是阳光射到池底,石笋成了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不同颜色;三是池边树木花草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池中水更加瑰丽多彩。

  四、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五彩池教学挂图,或能表现五彩池特点的活动投影片,或有关五彩池的风光图片。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资料。
  2.从整体入手,启发学生通览全文,交流对这篇课文的总体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叙述的顺序。课文先讲五彩池在什么地方,再讲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讲五彩池池水的颜色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成因,基本上是按叙述的内容组段成篇的。
  3.本课的重点内容——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将全班学生分成四—六个小组,围桌而坐,讨论五彩池有哪些特点和五彩池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然后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最后教师做一些简要的归纳。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介绍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打比方的句子进行学习,感受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①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②讨论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以及这样写的好处。③发挥想象力,利用课文插图,结合上下文,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景。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应引导学生抓住“却”“可是”以及方位词“上层、下层、左半边、右半边”来理解不同的水池颜色各异,同一池水颜色不同的神奇之处。
  了解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成因,可先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如有条件,可以用课件展示池底地质结构特点,理解在阳光照射下,表面凝结细腻透明石粉的石笋怎样起到折光镜的作用(也可用三菱片演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原因:一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二石笋表面有石粉;三阳光折射;四花木倒影。
  课文最后一句“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可引导学生通过如下方法来理解,一是回顾课文开头,启发学生理解作者引用神话故事的目的就是衬托人间的五彩池;二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现实中的五彩池比天上的瑶池更美,从而体会作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此外,课文开头交待“我”是在“夏天”的一个“晴朗”日子看到五彩池,这与下文的关系很密切。夏天雨水充足,花草繁茂,是大自然呈现生机勃勃的季节,为下文描绘五彩池的绚丽神奇做了铺垫;天气晴朗,无数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才会闪耀各种光辉。这些前后有联系的内容,学生自学时可能忽略,教师可做适当的提示。
  4.这篇课文景美,文也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时的惊讶之情,了解池水颜色不同的原因时的喜悦之情,从而感受五彩池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理解内容、了解了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做到熟读成诵。
  5.关于词语的教学。本课是写景叙事的文章,宜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学习词语。直观形象的方法包括图片、实物、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运用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用动作来表示等。如“腾云驾雾”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西游记》中的某些镜头;“一丈、一亩”可以用类似长度、面积的事物来类比等等。
  6.关于了解五彩池色彩斑斓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建议与自然课适当联系起来。可以在本课教学前与自然老师联系,在自然课上做一做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也可以在语文课中适当解释,课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实验探究。
  7.关于“思考·练习”。第二题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强调用自己的话说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不要照文背说。第三题是认识打比方的句子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同时积累语言。可以结合朗读来完成。第四题是积累词句的练习。可以先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找出的句子,再要求学生把句子摘录在作业本或笔记本上,鼓励他们能“品味地”去朗读。
  8.本课有几个容易错读的多音字,“哄着”读hǒng,不读hōng;“
  藏龙山”读cáng,不读zàng;“折光镜”读zhé,不读shé,要特别提醒学生。生字“凝”“峻”的笔画多,要指导正确书写。

  五、参考资料
  五彩池位于松潘市九寨沟县境内。九寨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寨沟有100多个湖泊,最大湖泊为长海,长度为7000米。五彩池与其相连,五彩池的长度仅为1008米,均宽56米,均深659米。五彩池的水是从长海里浸过来的,当池水涨到一定高度时就又浸漏出去。所以,长年水不深,但也不干涸。它深藏于海拔较高的翠林之中,翠蓝色的湖水中镶嵌着淡绿、乳白、鹅黄、瓦灰等色石块,酷似一颗颗瑰丽的宝石。五彩池在九寨沟众海中最小,它的色彩却最为斑斓,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
  瑶池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说是西王母所住的地方,异常美丽。又指风景优美的水域。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洞底的碳酸钙淀积物,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所含有的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外形如笋,故名石笋。
  折射物理学中指光线在两种物质的接触面上改变方向,进入第二种物质。
  例如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方向发生改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五彩池》中的比喻     下一篇:神奇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