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阅读教学新视点

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0世纪后叶,一些“与时俱进”的艺术家进行了大破大立的艺术尝试,催生了后现代文艺理论,“建构”了“解构”这一艺术词汇。到了今天,“后现代”已经走到了民间,因此,《大话西游》成为了一种精神时尚,马桶堂而皇之作为造型艺术陈列在展馆中,孟京辉敢于把《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改编成了耐人寻味的幽默,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跑步又不断地改变着结局的《罗拉快跑》像快餐改变人们生活一样简单地改变着人对人生的思考……

  今天,后现代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大,人文领域无所不及。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性,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它也不同于其他学科大多以验证某种存在为指归,而是以试验某种选择为指归。语文教学的这一特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解构”尤其吻合,语言所天然具有的形而上倾向也带给了文本,从而使我们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终极意义。解构主义的阅读教学就是要瓦解这种倾向,从而把意义从形而上的专制,从各种“中心主义”的独断中解放出来,使意义自由,并恢复其自由游戏的本质——否定性,它不是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源性、根基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从而丧失中心,落入无权威、无确定性状态的世界。其最终目的应是促进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本文作者在此课教学中,就反“建构”之道,行“解构”之路,在“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构元话语”这一点上作了很大的努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大致内容:
  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小朋友。
  事情的过程固然艰辛,但最终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喜剧性的完满结局,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轻松地谈论着对地震中的父亲的敬佩:坚强、坚持、坚守信念。

  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周围的人们包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下面就请你们用5~6分钟时间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速度要快,同时轻轻地读出学生文中出现的关键词,以开发写作思路:信念、骄傲、感激、坚持、了不起……)
  师:谁愿意上来读?
  生1:其他孩子的父母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想我们的孩子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生2:曾经劝说他放弃努力的一位父亲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位父亲或许心里在想,我还误会他精神失常了呢,其实是他对孩子爱得太深了……
  学生的感受、意见高度统一,通过交流完成了对一位伟大父亲的塑造,“中心思想”非常鲜明。但就在学生自以为完成了对课文的深刻解读之时,我为这篇课文设计了一个新的结局: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当学生静静地看完这个结局,我马上追问“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学生沉思起来,这表明他们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最终学生还是努力为初始建构的认识寻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例如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应关注事情的过程(即古人所说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
  生(沉默了片刻):了不起。
  师:他没有救活自己的儿子,他有什么了不起?
  生1:因为这位父亲实现了他的诺言,永远和儿子在一起,不管任何情况,也不管死活。
  生2: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果,这位父亲坚持不懈救自己儿子的过程让我们敬佩。
  师:你们认为这位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那课文中哪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
  生:“他挖了8小时……到处是血迹。”
  师:是啊。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请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
  当这第2个结局所挑起的矛盾冲突还未平息之时,我又出示了我事先准备好的第三个结局: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当这个结局残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观点分化了,解构了,有的一如既往地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因为这位父亲不顾个人安危,执着要和自己的孩子永远在一起;有的学生则开始认为这位父亲不够理智,他的所作所为是过度悲痛引起的失常行为。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的两种见解相互阻遏,相互推翻,相互取消,从而达到了深层意义上的确立。
  生甲1:这位父亲我看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生甲2:这位父亲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
  生甲3:这位父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自己的生命也是很宝贵的,再说,他以后还可以再生一个。
  ……
  生乙1: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这份爱足以说明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2:当孩子们遇到危险时,有的父亲走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坚持挖,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3:这位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危险以后,心里觉得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
  生乙4:如果你的孩子被埋在废墟中,难道你愿意跟其他父亲一样不管了吗,你忍心吗?
  ……
  师: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我觉得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孩子,过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那些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并说出蕴涵在其中的爱。
  (生读)
  生:我从“急匆匆”看出……
  生:我从“大喊”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绝望”这个词看出……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中国教师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