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之八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b“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朗读一首描写桂林山的诗,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特点的认识。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⑤,动手画一画桂林的山都是什么样子?可自由发挥想象,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找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⑥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⑦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
  ⑧指导朗读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⑨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
  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
  5.学习第四段
  (1)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现在,让我们先看看第四段,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请大家自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识写得好的原因。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3)学生个别朗读,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强烈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1)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4)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用比喻、联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排比句及分号的用法。
  (4)以一个小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指图具体介绍桂林的山水。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   )、(   )。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   )、(   )。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方法。
    把(   )比作了(   )。
  七、板书设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