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教学设计之五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背诵王冕的《墨梅》。
    交流:在王冕的《墨梅》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小结:诗言志。
    今天我们要读的也是一位画家写的,他同时还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他就是清代的郑燮。关于郑燮,你了解多少?(知道他是“扬州八大怪”之一——拓展“扬州八大怪”,知道他就是郑板桥。可以结合一些故事来了解。)
  二、初读《竹石》。
   1.齐读,把古诗读正确。
   2.再读,读出节奏感来,
   3.再读,读出平仄的变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借助诗题,解释古诗。
   1.读着“竹石”这个诗题,我不免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你们说呢?
   2.自读,从文中找一找依据,说明这首诗写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抓住一个“咬”字会想象竹根盘根错节的模样,想象竹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你还能想到其他词来形容吗?(如抓、攀等)
    朗读表现其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
    “立根原在破岩中”
    理解“立根”——把根扎在……
    讨论交流:“破岩”是什么?
    体会竹子的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朗读表现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
    把一、二两句诗联系起来读,你又读懂了什么?(体会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韧不拔)
    朗读,读出竹子的坚韧来。
    读着这样的竹子,你对他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肃然起敬)
    朗读,读出你对竹子的这份崇敬之情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抓住“坚劲”,理解“坚”中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理解“劲”中的“挺拔有力、威武挺立”。
    抓住“坚强不屈”,深入理解:
    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磨——磨难、困难;击——打击。)
    想象竹子遇到的磨难、打击。在学生每一次想象后都替竹子高呼:“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小结诗中的竹子形象。
   5.朗读古诗,读出这竹子的形象来。
  四、理解诗意,拓展延伸。
   1.读着这首诗,我们只是看到一株株坚强不屈、挺拔有力的竹子而已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这样几个故事。
   2.阅读有关郑燮的故事。(详见附件)
   3.读了故事,请你谈谈此刻的感受。
   4.小结郑燮竹子般的形象。
   5.郑燮的绘画多选竹、兰、梅、菊,其中尤其以竹与兰画得最多,最好。现在你明白郑燮为何如此喜欢画竹,为何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的《竹石》诗呢?(小结:诗言志)
   6.古人有许多喜欢竹子的,比如有一位大诗人这样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说这话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
   7.推荐阅读郑燮的另一首竹诗: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以及:
    竹清·郑板桥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中四句)宋王安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8.文人墨客们为何如此爱竹,竹又具有哪些特别的形象呢?你感兴趣的话不妨去研究研究。
  五、布置作业。
    默写《竹石》
    收集有关咏竹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