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实录之一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一、导入定向,引起需求;
  师:同学们,大家都见过“碑”(板书碑),但你有没有见过“丰碑”?(板书:丰碑)
  生:没有。
  师:丰碑与一般的碑不一样,只有高高地耸立的碑,才称得上是丰碑。
  (生齐读《丰碑》课题)
  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丰碑是指谁?你从哪和句话里看出?
  (生读课文)
  师:我请个同学先说。
  生:课文里的丰碑是指一位冻僵的老战士,是军需处长。
  生:这丰碑是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变成的。
  师:不是变成的,是位冻僵的老战士被大雪覆盖发以后,才隆起的座碑。这并不是用石头砌成的,那么你能说它是高高地耸立吗?(不能)
  (评:破题入手,创设诱因,直奔中心,在“碑”-“丰碑”-“谁是丰碑”-“为什么称丰碑”的教学思路中,由表及里,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师:对啊!那为什么课文的课题是“丰碑”?同学们,要想理解好这层意思,就得好好读课文。带着这个问题,仔仔细细再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种感情。先读一、二、三节,你想想这三节主要讲什么?
  生:写当时环境,非常恶劣。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这是一个恶劣的环境?
  生:我从“冰天雪地、飞雪、冰坨、狂风”看出来的。
  师: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的天气怎样?生:可以看出当时很冷。
  师:冷到什么程度?生:把水都冻成冰坨了。师:“冰坨”就是一整块的冰块。再加上狂风呢?狂风还嗥叫呢?
  生:冷极了。
  师:在第一节中“装备”指什么?
  生:“装备”是指生产上、军需上必需的东西。
  师:这支红军队伍的装备具体指什么?
  生:部队所需的枪支弹药、棉衣、食物等。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的图像,说说你怎样理解“装备很差”。
  生:战士们戴着单帽,穿着单鞋。生:战士们吃的少,穿的也单薄。
  生:战士们的武器弹药也不足。
  师:连狂风都要征服这支队伍,可见其装备太差了。(手指屏幕)这支队伍在挺进。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鹅毛大雪,一步一步艰难的前进,前进的途中出现了什么困难?
  生:有“伤号”是已经出现的困难。师:具体说说可能出现的困难。
  生:“可能两天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
  师:这个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生:这是举例的省略。
  师:也就是说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在等待着这支队伍。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还将遇到哪些困难?生:可能缺少药品。
  生:可能会遇到敌人的袭击。
  (评: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想象的很合理,可能太多了,前进的途中困难重重,红军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正因如此,将军非常担心、非常忧虑,那么,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将军是怎样做的呢?
  生:将军把马让给了伤号。
  生:将军帅队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师: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将军关心爱护战士。
  生:将军非常勇敢。
  师: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在前面前进过程中又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师:谁来解释“军需队”?生:部队中提供给的机构。
  师:军需处长呢?生:军需处的主要负责人。
  师:结合画面说一说这件事中哪个细节最令你感动?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的穿羊单薄破旧。2、掌握学法,消化知识
  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觉得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最令我们感动。那么,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军需处长的呢?请大家看课文第八自然段,边谈边画描写军需处长的神态的语句,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态?
  生:军需处长神态十分镇定自若。
  (板书:镇定、安详)
  师:从哪可以看出这一点呢?
  生: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来。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师:(板书:夹烟前伸)军需处长已经冻僵了。为什么他的神态还是那么镇定安详。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生:军需处长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此时此刻我觉得军需处长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这位军需处长。
  (评:在读文中去捕捉“军需处长”身上那种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为后文明理“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做下铺垫。)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第二段中,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衣着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这个人物。3、运用学法,发展应用。
  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读、画、思”。以前我们学过的《大雪山》《过草地》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现在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的其它内容。
  生:(自学后汇报)
  (评:确定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师:当将军听说有人冻死时,为什么愣了一下。
  生:将军想那么多可能出现的困难,他最怕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所以将军愣住了。
  师: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因为穿着单薄的衣服而被大雪活活地冻僵了。他会怎样?
  生:发怒。(师:板书)
  师:将军发火,认为军需处长不负责,没有发给他。
  生:部队里边掌管这些寒衣的,管财物的都是军需处长的事,战士没有寒衣,就是军需处长的责任。生:这位老战士不是被子弹打死的,而是被活活冻死的,所以,将军发怒。
  师:作为将军心里十分难受。所以将军要吼叫起来。同学们,可惜军需处长已经听不到这吼声了,他已经冻僵了,他已在这个冰天雪地之中冻僵了,他已经塑成了一座---生:丰碑。
  师:一座英雄的丰碑。师:将军这样做,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这是一种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生:(看屏幕齐读: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晶莹”是光亮透明的意思,说明了战士的英雄事迹,他的心也是晶莹的。
  生:军需处长那冰雪中的形象看起来就象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作者在描写时以什么为主线。
  生:将军的感情变化为主线。
  师:实质上要表现的是什么?
  生:衬托军需处长形象。师:文章采用侧面描写,即以描写将军感情变化为主,而衬托军需处长形象的方法。先用疑问句紧紧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学习这种方法。
  (评:抓住单元后重点,做到读写结合。)
  师:战士们都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长征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这位军需处长却永远长眠在雪山中,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永远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
  (评:结束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