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讲读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的实质还是怎样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课。依据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黄继光》这篇课文的特点及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对这篇课文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现有的认识水平,其教学结构和方法可做如下设计。
  一、通过具体地区别“战争”、“战役”、“战斗”三个词的意思,了解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情况下。
  二、按课后第一思考题中4个小题的提示自读课文,训练分段。
  第一步:在教师辅导下完成第1个小题,知道这个小题的内容应包括第1自然段。第2、3、4个小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步:再读课文,逐个问题理解是讲什么内容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第三步:用“任务——困难——克服——完成”来概括各部分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明确课文是按照这次战斗经过的顺序记叙的。
  第四步:由学生独立分段,并讲出分段的思路,懂得是受课后思考题的启发,进而小结,给这篇课文分段的方法:是按照课后思考题的提示来分段的。
  第五步:教师指出,四年级的许多课文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顺利地分段。
  (这五步,使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两次读课文,对课文讲的什么内容初步理解,并理清顺序,自己悟出分段的方法,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分段能力的训练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段的一种方法。)
  三、回答课后思考题,学习给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懂得给写人物为主的文章概括段意,要围绕中心人物的活动,要扣住题目。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的词语。
  如第一段,要把“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了黎明之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的命令”改为“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受了……的任务。”第三段包括4、5、6自然段,概括段意时,要把3个自然段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少一点都不完整。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练习说话的时间,要教给学生说;二是在归纳完各段段意后,让学生自己悟出这课段意的特点——扣住题目,围绕黄继光的活动。
  学生在练习归纳段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写人这一类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同时练习了说话。
  四、根据课前的调查,顺着学生的思路和现有的认识水平,提出“黄继光怎样不怕牺牲”这个主要问题,理解重点段——第3段。
  先引读第4自然段,使学生懂得由于战斗环境的变化,黄继光由匍匐——爬去——挪动,说明黄继光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完成任务的困难越来越大。
  再联系第1、2段的内容,理解黄继光为什么要更加顽强地向火力点靠近,而不停止前进?
  接着启发学生身临战斗的前沿阵地,如果看到身负重伤的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反复体会和朗读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黄继光最后的壮举。结合插图,教师演示“张开双臂”,体会“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一句的意思。想想他为什么要“张开双臂”——身负重伤,必须用尽全力扑得远一些;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没有一件武器,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明知要牺牲自己,还偏要这样做——他感到……望着他,就是说他心里想着向指导员做的保证,他想着被压在半山坡的战友,他想着祖国人民的重任,他想着朝鲜人民的期望。
  最后教师指出“不怕牺牲”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是说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壮举。
  (让学生由一个一个描写黄继光行为的词语中看到黄继光的伟大形象,由黄继光的心理活动中去体会黄继光伟大的革命精神,懂得“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含义。)
  五、教师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和引伸对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理解。
  六、一个学生朗读第3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使黄继光堵枪口的英雄形象更清晰地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个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解决以下3个问题:
  1.怎样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2.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体现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过程。
  3.怎样突出中年级段的训练,课堂上要展现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看到由不会到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