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课后反思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松花江上》这篇文章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抗日烽火”。这篇课文是一首歌词,全文分三个层次,首先描述的是我国东北地区本来是美丽富饶的,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很幸福;接着写抗日战争打响后,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只能四处流浪,过着无家可归的流浪生活;最后写人们的呼唤,人们希望能够收复失地,重返家园。
  因为这篇课文的所处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久远,而且抗日战争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里的伤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选课时我们都不想选这一课,但是纵观本册教材,一共出现了四首歌词,为了后面的教学更有实效,一下这种,栾老师还是毅然地选择了探究歌词这种体裁的阅读教学。
  这篇课文最怕上成历史课或音乐欣赏课,而我们看到栾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简单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栾老师在这节阅读课上关注了学生阅读的质和量。
  读得量大: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近30遍,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读中提质:(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层层深入地读。本节课上栾老师采用了两种创设情境的方式,一是图片渲染情境,二是语言渲染情境,栾老师在给学生放图片时,很自然的为每一幅图片都配上了画外音,把学生带入了抗日烽火的时代。
  (2)读思结合,读中积累,形成习惯。学生的每一遍读,都是带着思考的,并且在读中积累了很多词汇,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这样读与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3)读议结合,整节课学生就是这样读读议议,说着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因此最后达到学生情感的升华是学生阅读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读写结合:读是为了什么?“读”就是为了学生能“写”!读写结合是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桥梁,本节课上栾老师让学生用两分钟写写读了这首歌词的感受,而且还指导学生要先写通过读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写出你的感受,其实这也是在渗透读后感的写法。
  其次,栾老师在这节课上还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理解,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比如:结合图片理解“漫山遍野”;“同胞”只谁?想象作者和家人每天是怎样快乐生活的;看图片,想象他们在战争年代里是怎样的“悲惨”;他们又会怎样流浪;还有每张图片的画外音都是老师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看图说话,为学生习作打好基础。
  第三,说说本节课的生成点。全文基本学完后,老师带领学生再次读文时,发现这首歌词可以像大合唱一样地读,于是一组读“流浪”,二组读“流浪”,三组读“整日价在关内,流浪!”这样一读,学生发现这里“流浪”一词反复出现,是一种反复的写法,其作用是强调,强调老百姓无家可归,“流浪”的无奈。
  总之,栾老师这节课比较成功,为我们今后讲歌词这类体裁的文章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要牢固树立以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层次,强化训练,注重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松花江上》教学反思之一     下一篇:松花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