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实验报告》教学实录之一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位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生字及重点句子的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初步理解
  1.教师板书:实验报告
  问:什么叫实验报告?
  指名大概说说。教师:就是根据某个课题,把实验的过程及观察的事物的变化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就是实验报告。
  2.我们用什么词形容实验报告?
  学生:完美的、唯一的、精彩的
  语文书中用什么词来形容的呢?
  齐说:血染的(教师板书:血染的)
  师:就是?
  学生:就是用鲜血染成的。
  师:还可以怎样理解呢?
  学生:用生命换来的。
  师:分析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带着我们的理解再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重点分析
  1、自由读课文
  师:在这血染的实验报告背后隐藏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47页。把课文读三遍,第一遍要大声朗读,注意把字读准读通;第二遍要小声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三遍要默读,并且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师:把课文读几遍?思考什么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师:课文中的生字大家都认识吗?
  学生:认识。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遍。
  师: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组词。
  重点解决:肢的字形、博的偏旁、殷的读音等。
  3、分析课文:
  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课文主要写了卡尔博士以生命为代价,书写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实验报告。
  ②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学生:卡尔博士
  ③课文哪部分对卡尔博士进行了介绍?
  学生: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一段?
  指读课文第一段。
  师:通过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卡尔博士是英国著名的研究学者,动物学家
  师:是一般的研究人员吗?
  学生:不是,是著名的。
  师:这说明什么?
  学生:他已经很有成就了,从事研究工作已经很长时间了。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他已经67岁了,岁数很大了。
  学生:他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份实验报告。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的故事
  学生:感人的故事
  学生:感人肺腑的故事
  学生: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
  4、结合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师:这篇课文的确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卡尔·施密特身上有种闪光的东西在感动着我们。那么施密特先生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请大家看课文2~5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学生看书,找句子。
  师:你认为施密特先生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大家汇报时候最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汇报。
  学生:博士拼尽全力把蛇捉住,放进笼子里。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学生:博士受伤后把蛇放进笼子里,是不想再让别人受伤。
  师:可见,此时博士依然想到是——
  师生:别人。
  师:他真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的人。
  师:这句话中应该重读哪个词?
  学生:拼尽全力。
  指读。
  师:你还认为博士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
  学生:
  到了下班时间,别人都回家了,可博士还在工作,可见他对工作精益求精,不辞辛苦。
  师:你还认为哪句话表现了博士的精神?
  学生: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师:此刻,博士面临着——
  师生:死亡。
  师:是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让一个鲜活的生命面临着死亡呢?
  生:是毒蛇,南美洲毒蛇。
  师:出示南美洲毒蛇录像,及图片。
  教师说明:南美洲毒蛇的大小和他的长短有关,形长则型大,型大则凶猛。
  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毒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使人脑部充血而死。卡尔?施密特博士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痛,四肢麻木时,清楚中蛇毒了。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这种蛇怎么样?
  生:恐怖。
  生:令人望而生畏。
  师: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毒蛇的呢?
  请大家找到描写毒蛇的一部分。
  生:读描写毒蛇的一部分。
  师:出示文字片: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在笼子中,像()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得高高的,细长的舌头不时()出来,三角眼()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教师读,学生填空。
  师:填的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动词。
  师:这些词都表现了毒蛇的凶猛。
  师:面对这样的毒蛇,你会怎么做?
  生:逃跑。
  师:而博士呢?不仅近距离观察它,还亲手把它从笼子里捉出来进行抽血实验。可见为了科学实验,博士全然不顾这些危险。
  师:让我们再回到让大家感动的句子。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读课文。
  师: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他想做的事情。
  师:他想做什么?
  生:他想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
  师:一个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当一个人马上将要死亡时,绝大多数人会做些什么?
  生:逃跑。
  生:求救。
  师:但是,他已经跑不了了。
  生:打电话求救。
  师:电话打不通。
  对一般人而言,打电话打不通,会再打,再打,再想别的办法求救,哪怕求救无望。
  而博士想到的却是记录实验过程。
  师:多年的科研实践锻造出来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博士面临死亡的情况下,想到的是以自己为实验品,记录这次实验过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多么高尚的人格啊!(板书:坚毅无私)
  师:谁能把你的感动读出来?
  生读课文。
  师:多么无私的精神啊!
  师:谁能把自己的敬佩之情读出来?
  生读课文。
  师:还有哪句话让你很感动?
  生:他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分每秒的感觉都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地记录着:“体温很快升到了39.5°C······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过,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
  师:这次试验的确和往常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些地方不一样?
  生:以往是拿小动物做试验,现在是以自己为实验品。
  师:哪些地方表现的又一样?
  生:博士还和以往一样认真仔细。(教师板书:认真仔细)
  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博士能以自己为实验品,记录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感受的?
  生:他想未别人留下点资料。
  师:也就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促使博士这样做,多么高尚的人格!我们应该带着感动、心疼的心情来读。谁愿意读?
  学生读课文。(2人读这句话。)
  师: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生:他艰难的握着笔,一笔一画,像是用刀子在华冈石上雕刻那样费力的在纸上写着。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施密特先生已经没有力气了。
  生:他已经拼尽全力了。
  师:大家体会一下,用手指在纸上写字。再体会用刀在石头上刻字,区别大不大,后者费力吗?能是一般的费力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