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案例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问题提出

  语文教学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一、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语文枯燥、乏味,不能学以致用。特别是学生作文写作平铺直叙,无话可说,选题范围狭窄。教师抵触语文教学,感到身心疲惫。这种种现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使三维目标得以在语文课堂扎实落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解决办法和措施

  (一)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

  1.独立思考,精心准备

  如《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前,教师提出“看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翻阅工具书,利用画报、照片、上网下载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地阅读思考,梳理好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为自己和同学交流做好准备,为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课堂做准备。学生们按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选择学习伙伴。教师提出问题:“动物的表现或特点是什么,学习后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纷纷出谋划策。

  2.共同探究,创新发展

  如斑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下载动物图片和资料,给其他同学直观形象地展示。非洲基马猴小组的同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派出代表进行表演,为同学们表现了基马猴顽皮、可爱、不怕人的一面。表演给同学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又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表演者从中提高艺术展示的能力。狮子小组的同学,擅长用电脑制作三维动画,在课堂上学生边操作电脑边谈体会,开辟了学习的另一种方式,得到听课教师的赞许。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教学与网络时代相结合。

  (二)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必须从课堂中的主角角色位置上敢于走下来,成为后台的导演,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大胆充分地演绎,丰富自己,成长起来。所以,传统教学与改革后的教学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学生能否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而课程改革的中心所在,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看似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老师的空间少了,实际上对老师的知识底蕴要求越来越高了。这样教学,不再是完全根据教师实现的预设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利用课堂中学生生成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探究学习的氛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理解课文描述的语句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课文里说:“花豹小心翼翼地把我们打量一番,就钻进灌木丛里。10多分钟后它又出现在我们眼前,后面还跟着四只毛茸茸的小豹崽。”教师问到:“花豹为什么小心翼翼地把我们打量”?生1回答:“小心,害怕”。生2回答:“动物怕我们人类伤害它们,同学们不会忘记清华大学的学生往熊身上泼硫酸事件吧。”话音刚落,其他同学纷纷举出了发生在身边人类残害动物的事件。这时我借势引导:“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十几分钟后谁又出现在我们眼前”?学生回答:“花豹带着小豹崽出来了”。“花豹的表现为什么会前后不同呢”?学生感悟:“因为这里的人们尊重动物。”“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中不会有破坏动物的现象”。“这里的人们认为动物是有生命的,和我们人类是朋友。”……这个环节教师尽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在对比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甄别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并成功地进行了文本与生活的衔接。

  三、效果与反思

  (一)优点

  1.课前预习,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课堂,无论在知识还是情感上进行充分的储备,为课堂创造了可生成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描绘的情景之中,触景生情。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表现,创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间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2.小组合作学习,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思想的提升。学生课前充分朗读课文,翻阅画报、照片、上网下载有关课文的资料,锻炼学生收集、积累、选择资料的能力,学会利用和处理课外资料来辅助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从中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自我价值的体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思维、乐于思维,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生独立思考,梳理好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为自己和同学交流做好准备,为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走进课堂做准备。学生们按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选择学习伙伴。教师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纷纷出谋划策。如用带着感情的语气朗读课文、介绍课外资料、制作录音故事及三维动画、表演课本剧等方式。学习汇报时,反映出惊人的创造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他们的体会是真实的、由衷的,使我受到很大震撼。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积极性,质朴而热情的语言,活跃的课堂气氛,得到听课教师的赞许。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3.教师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是巧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学生在小组汇报过程中,以教材为载体,通过理解书本内容后,学生又搜集课外资料,调动了学生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热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鲜活生动的图文资料,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也令教师们大开眼界,成为学校宝贵的教学资料。

  4.学习方式多样性,如学生在进行学习汇报时,用读中悟、悟中读、表演、多媒体课件、互动式的评价等方式展开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多种智能得以开发。

  5.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把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己的特长去展现,如写环保绕口令、读后感、一首小诗、画一幅图画等等,真正达到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表达,既是对课文理解的一种延伸,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种体现吧!

  (二)有待提高的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认识、伙伴欣赏、问题意识及批判意识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