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列宁”引发的思考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进行到质疑问难之时,有生突然指着课文插图,一脸茫然的样子,“老师,到底谁是列宁呢?”这一问,使临近尾声的课堂重起阵阵涟漪。
学生各抒已见,各有说法,又各有道理。意见不外乎对立而统一的三种,一种认为正在挺进中的,“脊背紧紧贴着陡峭的悬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的该是列宁,支持这一观点的
学生不在少数,但论证却绝非雷同,大家都积极地尝试独辟蹊径,有的认为课文主人公是列宁,画面自然应以他为中心,这是作画的原则,看来他把自身的综合素质都“豁”出来了。也有的抓住人物的肖像特点,以为留有胡须的看起来更有领导风范,更像列宁。另一种则坚持认为站于一边的是列宁,画面上那位临悬崖而镇定自若的是巴果茨基,他是在给列宁演示怎么走那条危险的小路。当然,第三种观点更有意思,谁是列宁都有可能。
学生的争论使得课堂高潮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是的,在自主探究中可欣喜地发现
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对人物的精神境界也有了更高的认识与启迪,大家的思维都处于一触即发的积极活跃状态中。
《语文课程标准》说得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
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既然“谁是列宁”之争均是在情在理,何不任“谁都有可能是列宁”这一美丽的结论作为老师对以上辩论的最好褒奖呢?这不是低能的迁就,而是明智的选择,多给
学生腾出思维的空间,让其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与无涯,语文课堂便能呈现出勃勃生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切从实际出发——《登山》教学后记
下一篇:《登山》教学反思之一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