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少年》教学设计之二

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的勇敢,进而受到思想教育
   2、借助工具书,联系课文语境学会生字新词:危在旦夕、忧心忡忡、自告奋勇、憔悴、义务、义无反顾、翘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描写汉斯勇敢的语句,母亲阻止以及海上危险的语句,体会汉斯的勇敢。

  一、谈话设疑导入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篇文章《勇敢的少年》,这勇敢的少年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把课文自由轻声地朗读一遍,边读边思,用两三句话回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指导认读难读的生字词语。
   2、交流课文大意。
  三、抓住重点,品析体会。
   1、设疑激趣:汉斯自告奋勇地参加海上救援工作,你们觉得他应该去吗?他可以不去吗?(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2、默读思考:觉得他应该去的理由是什么?可以不去的理由又有哪些呢?请同学边读边思考,画出有关的句子。
   3、交流对话,诵读想象,体会“勇敢”。
    ◆明白为什么要自告奋勇去救援的原因,初步体会汉斯强烈的责任心、人道主义精神。
     (1)认为汉斯应该去的同学发表以下你们的看法。
     (2)指名回答,并读出课文相关的语句。出示内容“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我们就得竭尽全力帮助他”(出示卡片,理解“憔悴”)
     (3)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这个句式说说汉斯主动参加救援工作的原因吗?(板书)
     (4)初步理解“义务”的意思。
     (5)描述过渡:是呀,在汉斯心中“只要……就得……”所以汉斯非常坚定地对妈妈说——引读汉斯说的话。
    ◆理解汉斯前去救援受到的阻力及将面临的危险。
     (6)汉斯可以不去吗?指名说,指名读。
       汉斯才十六岁,还只是个孩子。;
       海面上的环境十分恶劣;
       他是母亲唯一的依靠。
    ◆通过“可以不去”但是“应该去”的对比学习,体会汉斯的“勇敢”。
     (7 )体会汉斯面对母亲的哀求,心里虽然很难过,但是还是下定决定,履行义务。真的,汉斯有太多的理由可以不去冒险救援,而且,母亲又是这样苦苦地哀求他,汉斯改变主意了吗?是他不理解自己的妈妈,不爱自己的妈妈吗?
     (8)是呀,汉斯是很爱自己的母亲。可是,在危险面前,汉斯想到的不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汉斯的话把话补充说完)
     (9)多么令人尊敬的汉斯啊!!他的那份对生命,尤其是他人的生命的爱与热情,那份“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再次朗读体会汉斯说的话。(分角色朗读3、4小节)
    ◆想象结局,再次感受人物的勇敢,揭示结局,歌颂勇敢的人儿。
     (10)汉斯“义无反顾(出示,理解)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汉斯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请同学们当回小作家,给故事添个结尾。(学生写)
     (11)交流。汉斯可能再也没有回来,这样的结局,汉斯料想到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汉斯会后悔吗?
     (12)教师范读故事的结尾。听了故事的结尾,同学们又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升华,激励情感
    同学们,其实在课文中勇敢的人不止汉斯一个人。你们发现了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对勇敢有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让我们向文中勇敢的人们学习,尤其向年仅十六岁的汉斯学习,记住他说的话,引读板书。
  五、作业
   1、抄写文中的生字及成语。
   2、课外阅读勇敢者的故事,在班里开展“我心目中的勇者”故事会。

  板书:
                       勇敢的少年
                      只要有人需要援助
                      就得竭尽全力帮助  这是我的义务

  第二课时安排:开展“我心目中的勇者”故事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