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设计之二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知道“三潭印月”是怎么来的,什么样,感受“三潭印月”的美丽。
  二、知识与技能
   1、学会4个认读字,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自然和文化景观,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色,并感受它的美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关于风景名胜的阅历积累,让学生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我们这单元学习了《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想一想他们都是些什么的文章?(写景)
   2、今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一处风景名胜。那就是“美丽的三潭印月”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三)、齐读课题
  四)、学习课文
   1、问:题目中告诉我们“三潭印月”是怎样的?(美丽的)
    师:快速阅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来形容它的?
    生:回答(第一自然段)。知道“露(lòu)出”、“绿荫(yīn)”等字的读音。
    师:这么美丽的三潭印月在什么地方?(板书:杭州西湖)
   2、师:这个小岛是怎么来的呢?你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
    1)、回答怎么来的(板书:历史)
      订正:长堤(dī)镂(lòu)倒映(yìng)等字的读音。
    2)、分句读(师读第1句,生读后面的)想: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问句:自问自答,激发读书兴趣)
    3、师:文中还有哪一段也是这样结构?(第4自然段)自由读第4段,想:这段写了什么?
     生:汇报
     问:本段还出现了两个问句,与第一个问句一样吗?为什么?(反问句:更加的肯定或否定)
    4、师:读课文,看文中还有反问句吗?在哪?(最后一个自然段)
    5、师:美丽的景色我们欣赏完了,那杭州西湖上的三个塔是什么样子的呢?(学习第3自然段)
    6、尝试运用设问、反问介绍景物:
     1)、师:大家初步了解了西湖美景,知道了“三潭印月”是怎么回事,还了解了有关“三潭印月”的传说。作者充分挖掘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传说,把写景与叙事相结合,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下面谁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或者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注意找出描绘景物样子的词语,突出景物特点。
     2)、学生朗读课文,讲述自己喜欢的景物或故事。(要求:尽量运用合适的修饰词语,如“月色融融”“波光闪闪”“欢歌笑语”“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等,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或者故事。)
     3)、比较问句的不同和各自的作用。
       师:本课出现了5个问句:(反问句(表示肯定或否定)、设问句(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4)、尝试运用设问、反问的表达方式再次介绍景物。
  五)、课堂练习: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12 美丽的三潭印月
                     〇 小岛人间仙境
                     A? 挖湖筑岛
               西湖
                     A? 造型别致
                     A? 人间天堂
                    历史——景物——人物


  《三潭印月》教学反思:
  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所以本课运了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文章写作特点印象,从而引出本课课题,使学生头脑清晰。
  《三潭印月》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我以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注意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注重朗读,通过读体会景物的美、意境的美。
  对问句的处理。学生初步了解了西湖美景。知道了“三潭印月”是怎么回事,还了解了有关“三潭印月”的传说。先安排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或者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听,注意找出描绘景物样子的词语,突出景物特点。然后找出文中的五个问句,帮助学生理解五个问句的不同作用。然后让学生尝试运用设问、反问的表达方式再次介绍景物。这样对学生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