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类“看图学文”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案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美文,课文语言美,随意从课文里抽出一个句子,都描写得那么诗情画意;课文所描绘的景物更美,小兴安岭随季节变幻,每一季都是那么独特、动人。
  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入了本课的学习,“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这是课文的第一句。上课老师一边指着大屏幕上的地图,一边声情并茂地介绍起来:“小兴安岭在我国……”随后,大屏幕就像翻连环画一样,出示一张一张的图片,先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接着是各种各样的树木……学生煞是起劲,瞪大眼睛,并小声地发出“哦、哦”的惊叹声。待图片翻完,老师追问:“美吗?”“美!”学生齐声答道。这时,老师立刻将课文中的句子出现在屏幕上,“咱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出它的美。”
  随后,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以及丰富的物产。遗憾的是,接下来的学习,也基本借助图片,学生读到哪里,图片放到哪里,“春天,树木抽出新的纸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配的画面是几棵绿油油的长满叶子的树木和几片叶子的特写。“几只小路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有的……”配的是小鹿在水边的图片……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学生的新鲜感在慢慢地消失,学生的惊叹声也从响到弱直至消失。整个教学,图片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脱离了图片,似乎本课的教学就很难顺利地完成。

  思考:
  综观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图片的“泛滥”,画面成了课堂的学习的主要拐棍。我们不能否认执教老师对待课堂的认真,为上好本课而作了精心准备。试想光找这么多的图片,就得化多少功夫。但是那么多精力投入下去,教学的效果如何,应该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不应该是美术欣赏课,也不是风光介绍课,让学生进入文本,沉浸于语言文字感受其景色的优美,领会其物产的丰饶才是真正的目的。语言的学习是个浸润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摸爬滚打,学习其章法,体会其意蕴,这是再美的图片和画面所代替不了的。在此,笔者没有贬低多媒体的价值,它于我们的课堂确实起到了“辅助”之作用。但任何事物,过头了就坏事了,就像吃大餐,偶尔为之,感觉很好,天天如此,就腻了。孙绍棠曾经这样讲:“多媒体是文本的附属品,但是,许多时候,文本变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见《对话语文》)本案例中提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有这样的嫌疑。
  有青年老师说:没有多媒体,我没办法上课了。这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怪相,笔者称之为“多媒体依赖症”。延伸到教学设计,教材没有深入钻研,先想着制作漂亮的课件,夺学生(或听课老师)的眼球,这才是真的本末倒置。
  把师生的精力引到文本上来吧,不要让课堂成为又一类的“看图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