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家竺可桢》教后札记

浙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我执教《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做到了两点,1、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会思考的人才是聪明的人。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的时间去思考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咬文嚼字”。让学生边读书边动脑思考课文的内容,包括对字、词、句、段、篇等方面进行细细品味。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书后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通过读书、思考,以作者的思路为线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这样有效地梳理文章的思路,才能水到渠成,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2、给学生交流的时间。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学习形式,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充分发挥这种集体的作用。在学生读书、思考、质疑、查阅的基础上,我给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查阅获得的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让其他同学也从中受益。我在教学中,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从哪里看出竺可桢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气象学上?让学生展开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学生有多种感悟和体会。这种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