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语言共舞 让精神欢歌

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四、总结全文,升华延伸。
  生:这座石桥曾经经历过战争,依然保存到现在,可见这桥十分的坚固,而且记载着中国的历史。
  师:卢沟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英雄气概的结晶。
  生:我们中国人应该记住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生:卢沟桥的狮子是“七七事变”的唯一见证人。
  生:这座桥还记载着中国人民的耻辱,在卢沟桥前面的一些城墙上,仍然保存着日本侵略者留下的一些弹孔和枪孔。
  师:这座桥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更是独一无二的,再读马可波罗的这句话!
  师:为了纪念这些在“七七事变”中牺牲的英雄们,在卢沟桥旁建起了一座抗日英雄纪念馆。在纪念馆的门前就有一尊狮子,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这头睡狮已经觉醒了,她像雄狮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完了这篇课文,我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句话,(映示)请读读我写得这几句话。
  生:卢沟桥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一页凝重的历史,一页光荣的历史,一页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历史!
  师: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67年过去了,如今国富民强的祖国给卢沟桥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如今桥两边,桥两畔,披了800多年风尘的狮子,又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卢沟桥的这份宁静与祥和呢!你们愿意去分享一下它们的快乐吗?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配乐)
  生: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五、合作探究、延伸课外。
  师:同学们,对于卢沟桥,对于这些狮子,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是谁建造的。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一共有多少种形状。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有多长有多宽。
  生:我想知道卢沟桥的狮子保存得这样好,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师:课后,大家可以组成各种合作小组,对它地理位置感兴趣的,就组成地理位置组,还可以组成建筑构造组、景物特点组、历史资料组、游人评论组……继续去网上查询资料……

  [点评]
  一、立足三维教材,厚实课堂
  通常意义上的教材就是课本,就是要学的课文,本节课就是《卢沟桥的狮子》的第2、4自然段。除了用好课本教材,盛老师还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同时自己也准备了五项资料:马可波罗的话、卢沟桥晓月胜景的配乐朗诵、“七七事变”的录像、纪念馆的狮子和教者四句读后感。课文、学生自备资料、师备资料,组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厚实了课堂,拓展了学生生命的宽度,锻造了学生生命的厚度,发掘了学生生命的深度,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经历了难忘的精神之旅。
  二、实施三维对话,互动生成
  教者与文本的对话,不仅仅体现在课前,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还体现在课堂上,如点拨学生品读课文语句时,教者对个别词句的强调、范读,如最后教者展示的四句读后感等,课堂上老师准备的资料也可看作是老师与文本对话的代言者。课堂师生的对话不是为了师生对话,而是为了启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三次品悟马可波罗的话如此,品读课文语言如此,引导学生想象如此,品学补充资料如此,作业布置也是如此。也正是因为正确地处理好了文本、学生、老师三者对话的关系,三者之间的互动才更有效益。课堂上,学生与文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的不是预设的结果,而总是在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升华,这才会让我们有精彩的感觉。这样的互动生成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育所期望的情感
  三、开拓三维空间,引导感悟
  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穿行于现实课堂、历史、想象三维空间之中,在现实课堂,学生要欣赏卢沟桥狮子的美丽,审视评价卢沟桥的沧桑历史和变迁,品悟马可波罗话的内涵……在配乐朗诵、录像、教师的语言引领下,学生还要不时回到历史中,亲眼、亲耳、亲身体验历史真实,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真实”的历史体验,所以在学生回到课堂现实时,才会饱含深情地用自己的想象去描述卢沟桥的狮子。进入想象时,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感悟着狮子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感悟着卢沟桥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感悟着和平的重要……三维空间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更加深刻了。
  四、追求三维审美,创设意境
  课堂上,老师运用多种手段,营造了富有诗意的课堂。卢沟桥的狮子、卢沟桥晓月胜景、“七七事变”等就像一副副画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绘画美;乐曲声、枪炮声、读书声……整堂课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时而轻快,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时而低沉,而在这乐曲声中,无时不刻流淌着的是学生真挚的情感——音乐美;教学过程的设计以马可波罗的话为中轴线,为圆心,它是学生解读文本、表情达意的精神交汇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支撑点,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延伸性、开放性——建筑美。在追求创建课堂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了一个个极富课堂感染力的课堂意境,如和平时代卢沟桥的美丽祥和、战争时代卢沟桥的痛苦沧桑……这些意境对学生感悟语言、表达情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入情入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丰富、流畅、合情合理。
  五、瞄准三维目标,提高素养
  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在品学语言中建构精神,以课文语言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反复研读课文2、4自然段,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情感,有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之情,有对中国人民英雄气概的赞叹之情,有对侵略者的无比的愤恨之情;老师还引导学生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以情感精神去催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成为心灵的倾诉,生命的宣泄,老师不再为学生的词不达意而苦恼,不再为学生的语言的苍白而焦虑。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卢沟桥、关于卢沟桥的狮子、关于“七七事变”等等的知识,还学会了运用课文语言,培养了想象力,增强了朗读能力……重要的是学生经历着学习的过程,尝试着收集资料、交流资料、感情朗读、改写课文、拓展想象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有了赞美之情、痛恨之情。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地落实,工具性、人文性有机地得到了整合,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薄俊生)

  自评: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工具性”关注的语文的“本性”,“人文性”关注的是语文的“特性”,两者一“统一”,便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建构完美的语文教学。
  一、在语言中建构精神。
  语言是精神建构的土壤,只有当精神的建构扎根在丰厚的语言土壤,才能使精神在学生生命中生根、发芽,否则,精神便成了符号,成了空洞的说教。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应用中,捕捉、汲取前人留下的丰富的精神养分,滋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拓展他们生命的宽度、锻造他们生命的厚度、发掘他们生命的深度,从而使他们建构起丰富的精神世界。《卢沟桥的狮子》整堂课都在努力以课文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反复研读课文第2、4自然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对雕刻了这么多栩栩如生的狮子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之情;对在“七七”事变中奋起反抗的中国人民英雄气概的赞叹之情;还有对侵略者无比的愤恨之情。“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这句马可。波罗的名言,既是整堂课的“中轴线”,也是学生语言和精神的交汇点。课堂上,师生一起创造课程资源,如对“卢构晓月”、古桥建筑、七七事变等背景资料的介绍、交流等,为整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厚的文化背景,学生在课堂上理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享受着丰富的文化大餐,经历着难忘的精神之旅,幸福地栖居在诗意的课堂上。
  二、在精神的建构中发展语言。
  如果把语言比作土壤的话,那么精神则是滋生于语言土壤中的树苗。土壤越肥沃,树苗越能茁壮成长;反之,枝繁叶茂的大树能使脚下的土地充满勃勃生机。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却承载了太多的情和义,语言的流畅表达需要情感的催发。“情动而辞发”。当学生的身心被情感浸润时,课堂便会焕发出如痴如醉的人化情境,此时,师生对话的语言便不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心灵的倾诉、生命的宣泄,此时,我们还需为学生的词不达意而苦恼吗?我们还需为学生的语言苍白而焦虑吗?本课在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时,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境:卢沟桥在和平年代的美丽、祥和以及战争年代的痛苦、沧桑。在媒体的导引下,学生入情入境,语言表达流畅、丰富、合情合理。有了一定精神支撑的语言是有骨有架、有血有肉。可以说,是精神催生了语言、净化了语言、提炼了语言,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相关链接:盛新凤教学设计——《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课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