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 合作探究——《海滨小城》教学实录与评析

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使用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28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练习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告别奇丽的五彩池,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出示CAI 课件:海滨小城全景图)大家想去吗?(拿出写有“海滨之旅”字样的导游旗)
  生:想!
  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在哪里?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美不美?
  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是什么样?
  【点评】教师激情满怀的导语,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教师挥动着导游旗,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进入角色创造良好的开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是自己的需求,自己也就能主动去探究问题答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那么,海滨小城到底什么样叫?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站起来读。读完之后,再说说海滨小城到底是什么样。
  师:读了课文谁想告诉大家海滨小城是什么样?
  生: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
  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几处景物呢?
  生: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处景物。
  师: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又是写小城的?
  生:大海、沙滩是写海滨的,庭院、公园、街道是写小城的。
  【点评】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语文教育要体现时代性,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围绕问题广泛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探究的能力,获得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导游介绍,导学“海滨”
  师:现在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这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去尽情游览、用心感受它的美吧。
  (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描写海滨美丽景色的内容。(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自学)
  [点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学生的潜能挖掘。教师出示的具有梯度和层次性的“自学提示”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实际,自选自学,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
  师:老师现在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情况。这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大海、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
  生:还有贝壳、鱼、虾、蟹和海螺。
  师:大海有什么特点?
  师:(出示CAI课件:大海图)看,这就是浩瀚的大海。“浩瀚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
  生:无边无际的大海。
  师:那“浩瀚”是什么意思?
  生:无边无际的样子。
  师:作者在描写其他景物时,都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颜色。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蓝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
  生:各种花纹、银光闪闪也表示颜色。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些颜色。
  生:五颜六色。
  生:五光十色。
  牛: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师:这一部分对海滨景色的描写突出了颜色,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展示了海滨的美丽。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并没有用通常的方法,而是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来进行,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来概括这些颜色,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师: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来体会体会海滨的美。
  [点评]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写景的文章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可以更好地体会文中描绘的美景,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
  (二)
  师:这美丽的海滨是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把自己家乡的这个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如果你也生活在这座海滨小城,大家去你的家乡游览,你怎样向大家介绍海滨的景色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给我们当一回小导游。好,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马上看谁能当小导游。(学生互相当导游练说)
  [点评]: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课言语自身特点,引导学生用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海滨,可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兴趣。学生要当好导游,就就要阅读,熟知课文,就要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环境中,就可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我语言,以其外化的表达促其内化的吸收。师:(出示CAI课件:海滨美景图)(挥动着导游旗)谁愿意给我们当导游?(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你来。(生解说略)
  生:(一学生刚说完,有位女生立即举手)老师,他导游得不错,但没我导游得好。因为我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导游。
  师:那行!你给我们导游。(生解说略)
  师:这位同学还真像一位专业导游员。你去旅游见过导游解说吧?
  生:我爸爸就是导游,我去桂林导过游。
  师:你真棒!这面导游旗就送给你了,希望你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小姐。(生笑,鼓掌)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个性化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少年儿童大都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构建自我实现的平台,尽情展现他们个性的光彩,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三)
  师:美丽的海滨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难忘呢?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屏显:1.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2.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3.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分组讨论、交流,互相评议。
  师:请各组汇报讨论情况。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是站在街道的尽头观察的。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课文中说“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因为作者站在小街的尽头,先远望大海,再近看沙滩。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是抓住景物色彩这个特点来写的。因为作者在写海滨的景物时都加上了表示颜色的词语,突出了海滨景物的色彩美。
  [点评]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解决个体学习中不理解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共同探讨,合作解决,其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呢?
  生:因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师:对,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尽头,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齐读一遍“学法指导”。(屏幕:学法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1.要确定观察点。2.要按一定顺序。3.要抓景物特点。)
  [点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学法指导的渗透,旨在体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学习。
  四、游客拍照,导学“小城”
  师:刚才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海滨,现在我们再到小城里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赏这具有南方特色的小城风光。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写小城景色的这部分内容。看谁能准确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生读书、勾画、交流)
  师:同学们都是“游客”。现在我们到小城去逛逛,请用你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下面开始互相交流、评议。(生交流、评议)
  师:谁愿意把你拍的最美的一处景物介绍给大家?我们共同来欣赏欣赏。
  生:我拍的是小城的庭院。庭院栽了很多树,初夏时节,满院飘香,风凰树花开得火一样红、真美啊。(出示CAI课件:庭院美景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