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综合资料之一

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3 钓鱼的启示

  教材说明

  〔解题〕
  本文为一篇叙事性作品。叙述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鱼这件事给“我”的一生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结构分析〕
  本文通过回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鲈鱼的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回忆“我”11岁时随父亲去钓鱼的事。
  第一层(第1~3自然段),写11岁时,“我”随父亲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傍晚去钓鱼,我钓到了一条好大的鲈鱼。
  第二层(第4~10自然段),写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非常不理解,心情沮丧极了。
  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写钓鱼这件事对“我”的一生产生的深远影响。

  〔语意理解〕
  “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这段文字描写了“我”钓上大鱼之后的情绪:得意扬扬。对于一个刚满11岁的孩子来说,等了好长好长时间,终于钓上一条漂亮的鱼,而且这条鱼非常大,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而且真的是条以凶猛著称的鲈鱼!那种成就感当然不言而喻,那种得意是发自内心的骄傲、自豪和高兴。“鲈鱼”,体侧扁,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性凶猛,吃鱼虾等。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暗示父亲的内心在思考,也在进行着思想斗争。促使父亲稍做犹豫和迟疑的原因有三:一、看着年仅11岁的“我”因钓上大鱼而兴奋不已,父亲不愿意打击“我”成功的喜悦;二、那条罕见的大鱼,父亲在心里也是舍不得把它放掉的;三、父亲心里在想,以怎样的方式对“我”说,必须把鱼放回去。
  “我急切地问道……”“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让“我”把鱼放回去的不理解和对抗。“我”一方面因为要失去好不容易钓上来的大鱼而着急,另一方面因为父亲非要“我”把鱼放掉而气愤不平,甚至忘记了礼貌“大声争辩”,还“哭出了声”。“急切”、“争辩”、“哭出了声”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心理。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这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有人看见我们,没有人知道“我”在捕捞开放日的前两个小时钓了一条大鱼,我们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鱼拿走。所以“我”带着最后的侥幸,用目光乞求父亲。可以想象到,一个11岁的小男孩,眼泪汪汪,可怜巴巴地哀求父亲的模样,很让人同情,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心软起来的。
  “父亲沉着脸,没有看我,也没有再说话。”
  尽管“我”苦苦哀求,但父亲不再有一句安慰或解释的话语,他神情冷峻,用沉默表明了他坚决的态度:鱼必须放回去!没有商量的余地。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面对原则性的问题绝不姑息和含糊。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没有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这段话写出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我”的争辩、哭泣和乞求都是没有用的,“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只好极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慢慢”、“依依不舍”反映出“我”极不情愿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我的情绪由先前的兴高采烈,变成后来的无可奈何,到最后真是沮丧至极了。”
  由兴高采烈到无可奈何再到沮丧至极,是伴随着钓上大鱼直到放掉大鱼的“我”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一个刚满11岁的小孩子来说,一定是终生难忘的。“沮丧”,灰心失望。“沮丧至极”,失望、灰心到了极点。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的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本段前后的两个“鱼”,含义是不同的。“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样大的鱼”是陈述事实,这里的“鱼”就是指34年前那条大鲈鱼。而“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中的“鱼”,则将“鱼”的含义引申了,这句话中的“鱼”指物质的(比如金钱等)或精神的种种诱惑。如果34年前的那个夜晚,在没人看到也没人知晓的情况下,父亲允许“我”拿走了那条大鱼,那么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当“我”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把道德原则放在第二位,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无视道德原则。但正因为34年前那个夜晚,父亲以他无可争辩的原则性教育了“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没人知道,都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我”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抵御住种种诱惑,在私利与道德的抉择中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给他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孩子的教育中,坚持道德原则是多么的重要!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的“钓鱼事件”给“我”一生带来的重要影响,点明了中心和主题。

  〔写作特点〕
  1.先叙事,后议论,结构简洁,层次分明。
  2.以平实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孩子的情感变化过程,真实可信。
  3.平凡的故事,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故事梗概,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体会钓鱼的启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课后1、2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分步揭题,质疑导课。
  先板书“钓鱼”,让学生谈谈所经历过的或者耳闻目睹的关于钓鱼的趣闻故事;再板书“启示”,顺势质疑:课文讲了关于钓鱼的一件什么事,又会有什么启示呢?
  ⑵读通课文,梳脉络,抓梗概。
  自由轻声练读课文,难读处多读几遍。
  根据课题的提示,把课文划分为“钓鱼”和“启示”两部分。
  概括课文的梗概,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阅读叙述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是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的目标。梗概是指大略的内容或情节,要求的是一种对主要内容和关键情节的概括能力。教学中可以适度点拨学生把握梗概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逐步掌握和熟练。把握梗概的方法可以是依据课文中关键的词句和段落来概括,如这篇文章可以抓住课题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可以由故事的几个要素来概括,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⑶精读课文,品细节,抓言行。
  在学生读通课文,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品味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深的场景、细节,玩味作者的遣词造句,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形象。
  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深的场景、细节,通过多种方法体会这些地方。
  ①朗读体会:在反复朗读中,凭借语感了解内容,揣摩情感,读出更多的东西。如“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要读出夜晚小岛的平静和景色宜人,读出当时和谐安详的氛围,读出“我”钓鱼时的愉悦心情;联系下文的“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这里读出的还有一丝从容。再如几段人物对话,要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读出父亲的平静但不容争辩的语气,读出“我”急切、争辩、乞求、沮丧等内心变化。
  ②句式对比:通过删、增、换、调等方法来体会课文原句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既是一种理解课文的方法,又是一种学习写作的方法。
  如“删”,下面对比句中删掉的“慢慢”、“依依不舍”形象地写出了“我”舍不得放掉这条大鲈鱼的举动和心情,如果删掉,就缺少了这层意思,体现不出“我”内心的矛盾和父亲规劝对我的影响等表达效果。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里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我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里取下来,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如“换”,下面一组句子中,“颤动”是轻微的、幅度小的抖动,将“抖动”换为“颤动”,就写不出是一条大鱼上钩了。
  过了好长时间,鱼杆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过了好长时间,鱼杆突然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