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来的品质

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教例: 《倔强的小红军》

  师:“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从上文小红军的表情、动作、语言中我们已经知道他的性格很“倔强”,但作者在小红军拍粮袋时,不是像我们通常做的那样“挺起胸”、“使劲地一拍”,以此来表现“倔强”,而是用“轻轻拍”来表现他拍的动作。这么写准确吗?这不是与“倔强”的说法相互矛盾吗?同学们,仔细读读上下文,能不能从中找出答案来。
  生:矛盾。这么做不能表现他的“倔强”,他应该“使劲地一拍”,这样更能让人相信。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小红军不可能“使劲地一拍”,因为课文前面写他已经累得掉队了,他没有那么大的劲来拍。
  生:就算他有劲也不能“使劲地一拍”,因为他的粮袋中根本就不是粮食。
  师:不是粮食,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使劲拍?
  生:课文后面说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他“使劲地一拍”,牛骨的声音和样子都和粮食不一样,那就露馅了。
  生:我认为小红军又累又怕露馅,只能是轻轻地拍拍干粮袋。
  生:他又累又饿,可是还要坚持装出有劲有粮的样子,轻轻拍了拍粮袋,这正好说明他的“倔强”。
  师:同学们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体会到小红军非常机智,非常懂事,他担心陈庚同志知道他没有干粮一定要帮助他,使陈庚同志受到拖累,因而不“使劲地一拍”,而只是“轻轻地”一拍。
  生:我体会到小红军的品质非常高贵,他一心只为别人着想,而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学生美读品味……

  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要求,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学到作者运用语言之匠心。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应有其个性特征,离开了对言语作品的品味,离开具体言语环境的思想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镜中之花。教例中教师紧紧抓住语言品味卢、“轻轻拍”故设悬念,激活思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引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合而不露,隐而不晦,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讨论,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依情赏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既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与感染;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