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其它杂项


  今天,有幸聆听了《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深圳的赵老师上的一节说明文《鲸》让我受益匪浅。
  《鲸》一文的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以形象化的描写,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给我们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空间。赵志祥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一、了解文章思路
  师:(板书鲸,故意写得很大)发现老师把这个字写得很大,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是课题。
  生:因为课文中讲到的鲸很大。
  师:是呀,哪一小节写鲸很大?
  生:第3小节。
  师:(板书大)这叫小标题,请你仿写小标题,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实在不
  行就用三个四个字概括出每一小节的意思。可让部分学生上台板书,师引导讨论交流,辨析补充。
  师:能不能给4、5、6、7小节戴个小帽子?(这四小节讲的是同一个大内容)
  生:生活习性。
  师:(板书“生活习性”)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第二大特点是运用说明方法。读课文第一小节,想想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二、明确说明方法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在本文中,作者用得比较多的是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教学中,赵老师运用幽默的话语,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明确文章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生:这段话中还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如“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里的“十六万”和“两千公斤”就是举数字。
  师:老师大不大?(生偷笑)老师有70公斤。你们算一下,最小的鲸有两千公
  斤,约有几个老师?
  生:(兴致勃勃)60?70个吧。
  师:约,大概,要用上这些词。说明文用词要准确,所以你在说的时候要用上“约”。
  生复述。
  师:老师算过了,最大的鲸相当于2000多个老师。(学生听后发出一声声惊叹)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鲸的大。
  师指导学生朗读。
  本教学片断中,赵老师为了说明举数字这种方法的形象性,还增加了和自己的体重相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直观想象出了鲸的大,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对这两个数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后来的朗读中有了充分的体现。
  三、品悟准确用语
  赵老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教学细节凸现、放大,依托语言、品悟语言,使说明文也透出浓浓的语文味。
  生:第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把鲸和大象作比较,更突出了鲸的大。
  师:能不能通过朗读来突出鲸的大?
  生读时语速过快,语言含混不清。
  师:慢点读会更好。生再读,明显好转,但语调较平淡。
  师:谁也愿意来读这一段?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大的你读得重,小的你读得轻了。
  生读。
  师:第一句中的“很大”不适合读重,要先抑后扬。
  生读。
  师:好多了,谁愿意再读。
  生读。(生突出了“大得多”)
  师:鲸的大更突出了。齐读。
  在这一环节中,赵老师老师利用朗读,抓住“其实”、“大得多”等关键词,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鲸的特点。
  四、巧设说写环节
  课堂上,赵老师在引领学生品读课文之中和之后,有意识地安排了两个说的环节和一个写的环节。如展示了一些鲸的精彩画面后,让学生猜或给图片命名,学完课文后,出示了一段繁体文言文的资料,是以“吾乃……老蓝鲸是也……”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然后赵老师便顺势利导地要求学生学完课文后结合“利是”中的内容,思考假如要给蓝鲸写一张名片,应该用上哪些句子,写上哪些内容。学生写作兴趣浓厚,并进行了文本内容的“揣摩”、“积累”和“运用”,加强内化,并使整个课堂洋溢语文味。
  五、字、题结合,激发兴趣,营造轻松氛围
  师:我这个人喜欢突然袭击。现在,班长、语文科代表请上台;其他同学准备好纸笔,做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准备听写。(听写“肚、胎、腭、肺”后,老师重点纠正“肺”字。)下面请同学们相互检查,特别要注意那个“肺”字。有没有人把右半边写为南京市的“市”?(几个学生举手)哈,老师没教生字就听写,而且是突然袭击,全班竟然不超过十个人写错这个很多大人都容易写错的肺字,了不起!记住了,这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右边这个字(板书:巿)念fú。对了,顺便告诉大家,宋朝有个大书法家叫米芾(板书:米芾),以后见到这个名字千万不要叫“米市”哦!
  不让学生做任何准备,一上课就“突然袭击”听写生字。但赵老师认为:对五年级小学生而言,预习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自己来解决生字词,做不到这一点,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这种“突然袭击”,检查的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有力地提醒。另外,很多老师指导学生书写一般比较呆板枯燥,而赵老师却教得有情有趣。这种学习,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学生自然记忆深刻。
  这一节课设计巧妙、生成精彩,我最感兴趣的是赵老师的课堂语言:风趣、幽默,甚至有些搞笑,于是本来可能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变得如此有声有色,如此血肉丰满。孩子们学得趣味盎然,永难忘怀。
 
  [2012-12-25]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