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材理解


  
  5.在学生对诗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诗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学生的感悟可能是不同的,但只要他有所体会,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就要给予鼓励。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6.课外,可让学生搜集、诵读、积累有关写童年趣事的诗词,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一次主题语文活动,把学生搜集和积累的古诗词进行交流,激发学生读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7.教学本课生字,可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通过形近字对比或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扎实地写好生字。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剥”读bāo。要在初读时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体会它们的意思。
  
  四、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乘上诗词的飞船,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二、自读自悟,感知诗词大意
  
  1.自由读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
  
  2.认读生字。
  
  3.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可按以下提示的思考题来思考:
  
  (1)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
  
  (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读三首古诗词,相机指导读正确。提示“乐”“亡”“剥”的读音。
  
  对比读一读,并对学生对字音的质疑做出简要的解释。“亡”是古汉语中的读法,同今“无”。比较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2.交流对上面问题的思考。
  
  3.抄写生字,注意“蓑”字的写法。
  
  四、理解诗句,回答问题
  
  练习把古诗词读流利,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进行深入思考:
  
  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1.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三首诗词的意思。
  
  2.在小组交流后,针对理解的难点,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问题:
  
  (1)“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
  
  (2)“怪生”是什么意思呢?
  
  (3)“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
  
  ……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诗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弄”字给人的情趣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讲每首诗词的意思。
  
  二、交流感受,练习朗读
  
  以“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1.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结合时代背景,既要体会到儿童生活的悠闲和有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对这一切的审美情趣。当然也可以从当代儿童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2.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朗读提示:
  
  《牧童》重在读出牧童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前两行要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后两行要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下的惬意。
  
  《舟过安仁》重点要读出两个小童子行为的有趣。
  
  《清平乐·村居》要读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乡村生活及人们的平静的心态、最小的孩子的无忧无虑。
  
  3.背诵三首古诗词。
  
  4.默写《牧童》。
  
                     第三课时
  
  一、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改写成短文
  
  1.激发写的兴趣。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声有色的故事。能不能尝试着把你感兴趣的一首诗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人物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2.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
  
  3.选择相同的为一组,分别交流、评议,教师相机指导修改。
  
  二、结合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
  
  1.交流已经背诵积累下来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五、相关链接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有《稼轩长短句》。
 
  [2013-02-27]